第122章 你别碰我(1/2)
第122章 你别碰我
李善长其实也不知道,他只是基于对朱元璋的了解。但是,让他想燕王和驸马有可能会赢,他也想不出有什么可能性!
那个蓝玉,他当然也是了解的。他不认为那两个小子练兵三个月,会赢那个蓝玉!
想了一会,没想明白,他也不想了,先看小说要紧。
………………
另外一边,胡惟庸回到自己府里之后,也是得意地笑。
回府之前,他去了一趟大都督府,找了蓝玉,不动声色地问了下,发现皇帝并没有找他,于是,就激将了一番才回来。
今天的情况,他早就嗅到了不对。回过头来仔细一想,他就能知道那几个官员在这个时候不约而同上书,显然是得了皇帝的授意。
在胡惟庸想来,皇帝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想让驸马和燕王他们能赢,而要这么做,除非是蓝玉放水,故意输掉。
蓝玉那脾气,他是知道的。为了稳妥,他特意还去看了蓝玉一次,发现蓝玉的态度压根没变过,始终是要给毛头小子一个教训的意思。当然,也可能是他要是输了,也丢不起这个脸。
既然如此,蓝玉这边就不用担心了。
就算事后皇帝还是迫使蓝玉改变想法,放水让燕王和驸马赢了,那也没关系。
直到这时候,朱棣才带着人往张一凡这边走过来。
于是,他便喊来了老婆,对朱镜静说道:“马上要比试了,我得去四哥那亮个相。但是,这份东西是大哥要的,比试之后就要给得。你帮我抄写一份正式的吧?”
总之,这个比试结束之后,两边对抗的军队又重新开始集结,然后再一次进行对抗。
“是天子近卫!”朱五听了,便立刻回答一句,然后给张一凡解释了起来,各卫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五百军士和“倭寇”全都集结,一个个都是汗流浃背,解散开饭。
如果蓝玉要放水的话,以他们的眼光,绝对能看出来。
又是一段时间没见,张一凡发现朱棣更黑了,但是精神非常好。哪怕他满头大汗,也能感受到他的精神愉悦!
围攻的天子近卫也是结阵厮杀,但是,明显不是朱棣的五百军士对手。
没等张一凡说话,他又想伸手拉张一凡,不过还是被张一凡躲开了。于是,朱棣也不再拉他,只是对他说道:“走,去看看你想出来的东西!”
如果燕王和驸马输了,那就没什么好说了。如果他们两人竟然能赢了蓝玉,那其中的猫腻肯定也会传出去!
但是,眼前这一幕,就绝对不一样了。
“受伤”退出的将士,两边比起来至少三比一还要多。
因此,他打算趁这个机会把一直想要改变的几个事情,都写在这次的作业里面。
张一凡很有兴趣地看着,就见朱棣从火药桶里用专门的一把木铲子,铲出一勺火药,抹平高出来的部分,然后就倒入了虎蹲炮里面,再用一个木杵捣鼓,塞实,然后又去拿碎石……
洪武九年九月底,离约定好的比试只有三天时间了。
这火炮所用的靶子是人形靶子,就竖在虎蹲炮前面七八丈左右的位置。
张一凡怎么听,怎么都有点显摆的意思。
不过这一次,对抗的阵型又有变化。不再是被“倭寇”包围,而是两军遭遇战。
“啊?”朱棣一见,当即哈哈大笑道,“我没打算用力啊,就是打个招呼!”
“那是!”朱棣听了,没有一点顾忌,直接就说道,“要是好的话,还有比试的事情么?不说你了,我都是!不过如今……”
于是,张一凡就在家闭关,拿出他后世写论文的劲头写这篇作业。
听到这话,张一凡当然有兴趣,便随着他走了。
只是没多久,这次的对抗演练就结束了。
天子近卫全军覆没,五百鸳鸯阵还有一大半站在场地中间。
“倭寇”败退的过程中,又会返身厮杀,追追打打,最终又以“倭寇”全军覆没为结局。
一听这话,朱棣露出一丝同情之色道:“这样啊,那就怪不得伱了!”
想着这个事情,胡惟庸做出了决定。离三个月的比试时间也快接近了。那就给这场比试造势,越多人关注越好。
离得近了,张一凡发现跟在朱棣身后那个,可不就是当初去天子近卫挑选兵源时候见过的一个指挥使。
朱棣忙碌了一阵,准备好之后,一本正经地吩咐张一凡道:“你退后十步,用手捂住耳朵,对你来说,很响的,到时候不要吓一跳。看好了!”
张一凡去了军营一次后,就又没去了。在自个的驸马府里做朱标布置给他的作业,也就是有关大明宝钞的使用。
作为自己夫君,她早就看出来了,张一凡写字很痛苦。不过她没戳穿,只是应承下来。
为此,这篇作业必须完成地够漂亮才好。
因为他看出来了,这次的行礼,是非常郑重,或者说发自内心的。
“见过驸马!”那个指挥使在朱棣身后,给张一凡行了一个非常郑重地军礼。
拐了弯,近前之后,张一凡就看到了,几千人正在厮杀,难怪那么大的动静了。
火药确实已经颗粒化了,并且没有闻到臭味,显然不是用尿的。
张一凡听得点点头,很显然,这个时候的人,主观能动性都比较强,知道改进。
张一凡还清楚记得,三个月前去挑选兵源的时候,面对他和朱棣两人,这些指挥使行礼,绝对没有如今这么郑重。
看着这整个过程中,张一凡忽然发现,好像还有几个地方可以改进的。不过,朱棣正在兴致勃勃地装填,他也就没有说话。
张一凡看到任何一处,比后世那镜头正对的都要有气势。一比较,后世那种影视厮杀真得很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