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让你用蛮力,老子就用脑力(1/2)

第166章 让你用蛮力,老子就用脑力

朱棣听得有点目瞪口呆,在他看来,应该是强大无比的朝廷水师,竟然被自己这个妹夫看出了那么多不足的地方!

有时候,他是真羡慕,自己这个妹夫的眼睛,到底是啥做的,看到一个东西,就能看出特别的东西来。就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件,一桩桩,已经有好多了。

听到张一凡说完了,朱棣就赶紧讨好地问道:“一凡啊,那你说说,怎么做好吧?”

说完之后,他想起什么,又赶紧补充道:“不急,我有的是时间,你慢慢说,说详细点!那些船的事情不用操心,回头我把破损的船,也都让他们修好了给你。”

张一凡听了一笑,其实就算没有船这个事情,他也是要找机会,继续提高大明水师的水平。

因此,他便对朱棣说道:“首先,炮放甲板上的,遇到雨天就没法开炮了,所以最好是在船舱里……”

船舱炮层的概念,只要火炮发展到了一定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有人想到,并且开始采用。

但是,如今才十四世纪末期,火炮的发展,还很落后,因此张一凡提前说出来,就让朱棣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了。

张一凡说完这个,然后又让陪同在身边的朱五取来羽毛笔和纸张,给朱棣画了起来道:“我再给伱画一种火炮,不管是攻城,还是海战,威力会很大,你可以让人去试试。”

他要画的,就是历史上的红夷大炮。

这个红夷大炮,原型是欧洲在16世纪发明的火炮。

“绝对真的!”

如此等等,就是因为有很多优点,才会被大明朝大规模仿制并改进。而这个时候,才大明开国时期,还处于枪炮不分的原始火炮阶段,这个红夷大炮的对比优势自然更大。

还没说完,他就连忙往后退,避开了朱棣踢过去的一脚,同时控诉道:“那,说好了不动手的,你说话不算话!”

如今,朱棣能派他的手下来监督,跑一趟南洋的话,就没那么多事情了。

大明早期的火炮,或者说洪武九年的火炮,就是元代的“碗口铳”而已,和宋朝的“突火枪”差不多。红夷大炮和这些火炮比起来,真得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朱棣:“……”

让你用蛮力,老子就用脑力!

说到这里,他看着张一凡,那眼珠子转动,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还有?”张一凡听了,一时不明其意,自己都把通用模式都给他说了,还要什么?

朱棣见他这样子,便连忙提醒道:“你不是说,要让父皇尽可能同意我领军出征,灭了倭国啊!”

想了下,组织了下思路,他便对朱棣说道:“无非是早日解决父皇的心头大患,然后兵精粮足。那时候父皇自然就会想着开疆拓土,又怎么会不让你去灭倭国呢?”

之前他之所以直接说,一个是为了增加他自身的价值,第二个就是抛砖引玉,让这个时代的人知道改进工具的重要性,也就是工匠的重要性。

过了好一会之后,朱棣才恋恋不舍地把目光从图纸上移开,看着张一凡问道:“一凡,这个铁芯铜体的火炮确实和如今的火炮有些不同,但是,真有那么厉害么?”

他原本的计划,其实是想学后世的伊丽莎白,类似给那些海盗颁发掠夺许可,把他们派去南洋先摸下情况。

朱棣:“……”

以前感觉朱棣很老实的,现在怎么也学会耍滑头了?

张一凡也不催他,让他看个够,自己吃起水果来了。

“真得?”

就这么的,张一凡从朱棣这里要到了两万多人口,其中青壮就有六七千,都是免费劳力,对于香山县接下来的兴修水利等大工程,那是有极大帮助。

张一凡听到问话,便笑着说道:“我那日在船上看到你用的火炮,内膛呈喇叭型,炮管单薄,炮管长度与炮口长度的比例很别扭,该是前朝一直遗留下来,没有人改进过吧?你可以让人按照我这个打造出来,然后对比一下试试嘛!”

其实,张一凡是有了解西夷的风帆战舰,在后世的时候,他有兴趣研究过。但是,他并不打算直接说出来。

然后,不等朱棣发作,主动消失。

相对大明朝中后期的火炮来说,在设计上就有很多优点。比如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朱棣听了,没好气地回答道:“我动手了么?我哪只手动了?”

张一凡听到这话,两手一拍道:“我也不知道啊!”

一番闹腾之后,两人重新坐下,张一凡正色对朱棣说道:“我打算抽调一批船,还有海盗中能听话的人,先派他们去南洋那边探探路,回头再上奏,给父皇说说南洋的好处。”

朱棣听了,指着他质问道:“你说你有脑子,所以你想到了,我没想到,岂不是没脑子了?”

“父皇的心头大患?”朱棣听了,重复了一下之后,便点点头说道:“没错,当前最主要的敌人还是前元!这个敌人必须要尽早灭掉才好!”

他刚想试探一下时,就听朱棣先问道:“这些年都要打仗,又要休养生息,兵精没问题,可粮足还是难办,不过父皇早有下旨,鼓励开荒,要想等到粮足,还得好些年啊!”

事实上,朱棣也是有点眼光的,就算张一凡不怎么强调,他也感觉到了红夷大炮的厉害,此时听了张一凡的话,便兴奋地点点头说道:“好,我那边的工匠不如京师那边,这份图纸,我会原样招录一份,给父皇快马送去。”

张一凡看着,就感觉这个老四不怀好意,但是,又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鬼主意。

重新坐好,张一凡不再开玩笑,用诚恳地语气说道:“四哥,我觉得吧,术业有专攻,熟悉船的人,肯定比不熟悉船的人,更知道怎么去做得更好。你可以把我们的思路和他们去说,给他们奖赏,说不定他们为了奖赏,就会主动去想方设法地改进,你说对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