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改变世袭第一步(1/2)
第172章 改变世袭第一步
随后,他话锋已转又道:“当然,你也可以敝帚自珍,继续当你的守门人去。我呢,就再找找还有什么合适的人,我就不信,会找不到合适的人用!”
张一凡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也没有任何隐瞒。这其中,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敝帚自珍!
打仗的本事,和其他工匠的活,其实都是差不多。好东西嘛,传子不传女,世代吃饭的东西,凭啥传给外人。
你可以强行让人去教,但是人家未必会把真本事教出来。
职业为什么要世袭?包括军户,指挥使等等军职世袭,并不是朱元璋同学拍脑子突发奇想就有了的,而是背景就是这样!
要想打破世袭,最好的就是设立军校。可是,真正能教得又有几人?
整个大明朝,真正领兵打仗并且愿意把自己的本事著书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也就是戚继光等少数几人而已。其他文人是有,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想要名声,就把听到的那些经验写成兵书,大部分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在这大明朝开国之初,想要让一个武将把他的本事倾囊相授,真得很难。
也是这个原因,张一凡才会在朱亮祖从高处跌落,尝尽人间冷暖之后再来问他。
张一凡的心思没有白费,在只是等了一会之后,朱亮祖便对他说道:“好,我答应了。我要让京师那班人看看,我朱亮祖又有重来的那一天!”
余生就这么当个守门人,甘心么?
这个情况,朱镜静给张一凡说过,因此,张一凡才有此提法。
朱亮祖当然是不甘心的,好歹他当年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可一旦有难,那些平日里认为关系好的,竟然都躲得他远远地,就像他是瘟神一般。
学员是千户所内选出来的,一共五十人,算是香山县军人中最有学习天赋的了。
朱镜静听了,顿时有些好奇道:“是什么活?我也去看看!”
“……”
这个最先反正的海盗,如今是管着淇澳岛农事和捕鱼船队两大块的大忙人。张一凡一听,就知道是有事来找他,便立刻传见。
早在10~14世纪时欧洲已在进行大规模的拖网捕捞,12~14世纪时倭国等亚洲国家也已使用拖网捕鱼。
不过让朱亮祖想不到的是,这个武备堂还有文化课,也就是教导读书识字,哪怕他是教头,也被要求参加。
一开始的时候,随着拥入香山县人口的增长,海鱼因为便宜,还能在本地消化掉;但是到后来,香山县这边的百姓都吃腻了,需求降下来之后,终于有越来越多的剩余。
有识字的人,第一时间便读了出来:“悬赏告示,凡涉及农、渔两途之独门经验或技艺,利于农、渔者,上告官府,赏十文以上,一万贯以下之赏银……”
“一万贯?这是疯了吧?这么多钱?”
还真别说,确实出去了一些钱,但是没有想象中那样的效果。
这个周黑子,以前是渔户,后来是海盗,长年累月在海上,整个人被晒得黝黑,就快变黑人的那种。
这个事情,张一凡知道,便给了方法,让他们做成咸鱼运到更远地方去卖。当然,也有商贩主动来香山县这边贩卖。
“你看清楚了,最多一万贯,不是上告就给一万贯!”
第一件事,是朱元璋越加不满宰相胡惟庸弄权。地方上的奏章到中书省之后,胡惟庸依旧擅自处理,有一部分奏章并不呈送御前。因此,他下旨设立通政司,专门负责地方奏章的收集上交,把这部分的功能从中书省剥离了出来。
张一凡整出这个,其实就是用钱来买专利,变为官府的。
事先整理出基本的农、渔经验和技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悬赏。不但能征集民间存在且更好的,还能让他们去开动脑筋,想着能改进就能领赏赚钱。
边上的人一听,顿时就炸了,当场议论了起来。
南方的太阳,实在太毒了!
张一凡虽然是驸马,可他赶到城外江边的船队码头区,也还是出了一身汗,遮阳伞都没用!
离得还有点远呢,就闻到了臭鱼烂虾的气味。
各基建工地,都是早上天蒙蒙亮就要抢着干活,到中午就得休息,一直到傍晚没那么热的时候才能继续干活。
主要是一万贯的噱头太大,让这个消息一下就传开了。没有户籍的限制,顿时人人都想着看看,能不能赚点钱。
就张一凡来说,要是有可能,他真不希望发生历史上的胡惟庸案。相权和皇权的争斗,难道就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么?胡惟庸作死,不要牵连其他罪不至死的人啊!
“外面太热了,你就别出去了,在家多凉快!”张一凡听了,便摇头拒绝了。
如今,幸好又有一次机会了!
“嗯?”张一凡一听,有点意外,便看着他,等他解释。
这一日,张一凡正在县衙里处理政务,就听到手下来报,说周黑子求见。
他是想起了当初,驸马几次劝他,但凡有一次听了,也不会落得如此地步。
这有点类似后世的悬赏题了,涉及农、渔两途。
第二件事,就是吐蕃残部抢劫乌斯藏贡使,邀杀使者巩哥锁南等,被乌斯藏报到了大明京师。朱元璋闻讯大怒,命卫国公邓愈为征西将军、大都督府同知沐英为副将军率师征讨吐蕃。
这个销量还真不错,一下就解决了香山县船队捕鱼过剩的问题。
第三天的时候,香山县千户所内的武备堂成立,张一凡郑重其事地穿了驸马都尉的官服出席了仪式。
相对这个空印案,那胡惟庸案的影响就非常大了,牵连之广,更是只有后面的蓝玉案才能与之相比。
香山县的盐是便宜,但是其他地方并不便宜,百姓去当地买官盐,还不如买香山县出产的咸鱼。
张一凡对此也不泄气,这只是开头,慢慢来就是。
张一凡给这些学员郑重介绍了朱亮祖的事迹,包括他参与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夏政权的战役,以及平定两广地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