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倭国等着吧(2/2)
朱元璋听了,脸上带着笑容,当即吩咐身边的太监,把手中那份他一直捏着的文书转下去,同时说道:“诸卿都看看吧,这次的北方战事,可圈可点啊!哈哈哈……”
依旧是没给朱元璋一点面子!
但是,为了大局,为了辽东局势,为了首先对付最大的敌人蒙元,他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了,要不是大女婿张一凡的强势,说不定还要把扣押的高丽使者都放回去,还得舔着脸恢复和高丽的关系。
更不用说,人家还生财有道,随便想出一个点子,那都是聚宝盆一样的点子!
他是什么身份?大明开国最有名的武将之一,并且他一贯以来并不擅长拍马屁,喜欢直来直去的。如今能说出这种话来,由此可知,那是真得很佩服了!
朱元璋听了,当即笑呵呵地说道:“呵呵,他们两人搭档,还行,呵呵,还行!”
“难以想象啊,以如此之少的兵力,却打下这么大的疆域,真得是服了!”
说到后面,他又忍不住笑了起来,满满地,都是那种身为长辈,看着子辈出息了的自豪感!
如果说,以前的时候,朱元璋还想着扶自己儿子,让自己儿子的能力能胜过众多开国名将的话,这一战之下,就已经不用他操心了。因为已经是了!
另外一边,因为是邓愈开口的,并且他是卫国公,身份也足够高,就第一个拿到了报捷文书,当即低头认真看了起来。
朱元璋看着重新呈送到他面前的这份报捷文书,当即下旨,立刻公告全国,广而告之,以振国威!
这时候的他,忽然有一种庆幸。亏了这个柳家村的小子,不是和他同辈的。要不然,以这个小子之能,怕是会顶替自己的位置,他才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了!
这样的人,捧杀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结果倒好,高丽一个转手,也把他派去的使者蔡斌、林密等给杀了。
听完朱元璋介绍的大概,武英殿内,顿时就响起了“嗡嗡嗡”的声音。
邓愈也不以为意,而是抬头看向朱元璋,真心诚意地说道:“末将本来还有些疑惑的,但看了具体捷报内容之后,便再无其他想法。燕王和大驸马的组合,末将是真佩服了!”
“不管是沈阳一战来去自如,让鞑子胆寒,打得鞑子起了归降的心思,还是高丽都城一战,轰夷大炮轰开城门,让高丽人措手不及,从而一举俘获高丽君臣,火器的威力,由此可见其厉害!”
“燕王打法,颇有汉之骠骑将军之风,以藩王之尊,却能吃苦耐劳,更不计战场危险,转进如风,千里突袭,一举擒获高丽君臣,此份胆略,微臣不及也!”
过了好长一会之后,武英殿内的所有文官武将,才算是都看完了报捷文书。
而燕王这个,却是有高丽最坚固的城墙保护,并且只是两万人马坐水师战船突袭,结果自己战损可以忽略不计不说,并且还把高丽的君臣都给俘虏了,这简直就是从古至今以来最为有名的战例之一了。
“真得是太厉害了,不说别的,光是辽东,就比云南大了吧,更不用说,还灭掉了高丽!”
一般人,是真得不能忍的!也亏了朱元璋是个做大事的,这才忍了下来,但是,这不代表他心中会痛快啊!
记仇不?肯定会有小本本记着的,就看他能不能讨回这个公道了!
如今,他的儿子和女婿,替他把这个公道讨回来了。不是说服高丽臣服于大明,臣服于他朱元璋,而是直接把高丽给灭了,把高丽的君臣都给俘虏了,并且正在送来京师的途中。
儿子捧场,朱元璋才乐呵呵地接着说道:“你四弟在发起沈阳战事之前,其实领两万人马实施早已部署好的海路突袭高丽都城的计划,并且一击得手,把高丽君臣全都堵在城里给俘虏了!”
朱元璋听着他们说,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还在那微微点头,显然心情极好。
就人家的那个水平,不管怎么捧,那都是人家的能耐!
文,有香山县摆在那里;武,如今可是收辽东和高丽两地,拓土几千里!
不管文武,谁能与之比?
这些事情,那可都是打他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的脸面!
朱标听到这里,没见他父皇继续往下说,就有点急了,连忙问道:“然后呢?”
其中有好几个地方,听着皇帝所说,好像轻描淡写就过去了,可他却觉得,这几个地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只要有一个地方有问题,事情就绝对不会如此顺利的!
因此,他便没有忍耐住,当即向朱元璋奏道:“陛下,可否把捷报给微臣一观?”
他基于倭国的事情上,对于高丽这边,已经降低了要求。就期望能拉拢高丽,在大明朝和蒙元在争夺辽东的时候,不至于让高丽帮着蒙元。
其他人不好凑过去,只好看着他们俩,就盼着他们赶紧看完好轮到他们。
不说辽东了,就只是高丽这个事情,就都让他感觉扬眉吐气!
就这两个,第一个作战对象是匈奴,没有城墙保护,关键点只是寻找其王庭位置;至于北宋这个,都不好意思提。
一般人想要做到这个,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或者说,就武英殿内的这些名将,都是不敢想这样的战事。结果呢,燕王不但想,而且还做到了!
这时候的他,脑海中不由得闪过张一凡喊出的那个话: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这时候的朱元璋,那可真是得意地笑!
这时候,李文忠已经看完捷报,便跟着赞叹道:“燕王是武,大驸马是文,两人搭档,创造如此奇迹,真乃大明之福也!”
朱元璋派了使者去高丽那边,还不是说一定要高丽臣服,而只是买马,建立两国的联系。
这个老对手,虽然是被打出了中原,但是还是有很强的实力,不彻底打服了这个对手,暂时还顾不上别的地方。
说起来,这个高丽灭国,也是意外之喜。朝廷这边,并没有付出多少人力物力,完全是四儿子和大女婿的本事,凭空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惊喜而已!
心中这么想着,朱元璋便带着笑容,对底下众多文武官员说道:“如此大捷,诸卿来议一议赏赐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