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章惇就是傻大胆(2/2)

并乘胜追击连下十几座城寨,拿下西夏重镇踏白城,迫使西夏大将木征投降。

而且他还很有胆略,力排众议任命降将木征率军,平叛吐蕃董毡之乱,并大获全胜。

李宪的厉害在宋史里有这么一段记录,一次战役他跟种谔产生战略分析上的分歧。

作为那场战役主帅的种谔,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强行实施自己的战略,结果输的很惨。

种谔可是名传天下的名将,能在战略分析上胜过种谔,可见他的军事才能不是瞎编出来的。

当然后人更熟悉他的干儿子童贯,而童贯之所以善战,就是他一手教出来的。

水浒传里面童贯是个草包,可真实的历史上,童贯勇冠三军,能让大宋的西军将士大部分甘心听指挥。

就连桀骜不驯的韩世忠,都不敢违抗童贯的军令,不是怕他,而是知道他的指挥是正确的。

至于征辽的失败,那自然是童贯最大的污点,更大的污点是他被评为四贼之一,以奸佞的形象定格在历史之中。

但这些不能抹杀他前半生的武功,一个敢于藏匿皇帝撤军的圣旨,担下失败后掉脑袋罪责的太监,下令军队奔袭敌军并大获全胜的太监,被西军将士敬畏太正常了。

因为胜利了果实是大家的,失败了他一个人要承担后果,但他年轻时就干过这事。

宋徽宗因为自己觉得兆头不好,下旨征战途中的西军撤军,深知自家主子神经病的童贯,彼时正是这一战的监军。

询问了解战局后认为此战必胜,因此藏起撤军的圣旨,下令继续前进开战,大胜之后才把圣旨拿出来,惊的西军将士浑身冷汗。

“爹爹,这事可不能怪我哦!让老范跟爹解释吧。”

秉承一贯的不要脸,赵昉带着范仲淹到了金明池,马上就甩锅了。

赵祯无奈的拍拍他的背:“大哥还是这样,难为范相了。”

范仲淹这会儿也不装聋作哑了,笑呵呵的解释了一遍,为何会出现这状况,并说道:“上皇无需担心,臣倒是觉的这廷推很好,能显示出公平来,而且多数人自己推出来的宰辅,处理政事更能让大家心服口服,减少反对意见。”

赵祯本来就耳根子软,听到自己最看重的老臣都这么说,自然就信了,君臣父子其乐融融的闲谈起来。

老赵现在太闲了,今天可逮着机会聊天了,可把赵昉郁闷的,自己还要处理政务呀,可又不好打断老爹的兴致。

且说另一边的耽罗国,第一舰队到这里已经四个多月了,扩建了港口后建成一座水寨,并在水寨后建造一座城池。

虽然仅仅是建起了城墙,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却让港口和水寨有了安全保障。

“仲平兄,种寿翁、折尊道这两日就该到了,咱们是不是合计一下,去倭国转转?”

章惇和章均之年纪相差近二十岁,但两人却是同辈,虽然不是一家人,却是同宗同祖的族兄弟。

两人都是福建浦城人,这也是赵昉任命章惇为他的教导员时,章均之一点没有因为他年纪小而轻视他的原因。

老乡加族人,自然很了解对方的才能,可今天还是被他的大胆吓一跳,赵昉可是说过,稳固了耽罗基地后,再找机会打倭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