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89章 提前出现的李雪雁(2/2)
实在没想到,因为他的插手,大唐世界的大唐历史和主世界的大唐偏差这么大,偏差到,让吐蕃提前好几年来大唐求亲。
“怀安哥父皇也是为了大唐着想,你不能这么说父皇。”
李丽质见李怀安又说父皇的不是,连忙为李世民鸣不平,阐明一个皇帝的无奈。
李怀安也没反驳。
而是将目光看向一旁的李雪雁。
“雪雁,我作为你的大姐夫,也算是一家人,我想问你自己的意见,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你想嫁到吐蕃去吗?”
“大姐夫,我肯定不想的。”
李雪雁没有一点犹豫,直接脱口而出。
然后。
又小声嘟囔道。
“听说吐蕃那里连呼吸都困难,一个女人很难生活下去,还没有长安城繁华,关键是吐蕃人常年不洗澡,身上都是味道,我才不要嫁到吐蕃去.”
“倒也是。”
李怀安听到李雪雁的嘟囔声,也很是认同,高原反应,可不是说着玩的,闹不好真的会出人命。
“怀安哥,你有办法帮帮雪雁吗?”
李丽质好奇的问道。
李雪雁也是流露出期盼的眼神,李怀安这个大姐夫目前可能是她摆脱跟吐蕃和亲的唯一希望了。
对于这种事情。
李怀安也没有逗弄李丽质,李雪雁两人的心情,直接点头道。
“既然长乐带着雪雁来找我,雪雁又叫我大姐夫,这事我要是不管,还怎么好让雪雁叫我大姐夫。”
“可是父皇已经有意同意跟吐蕃的和亲,不然也不会放出让雪雁嫁娶吐蕃的风声出来,我还在父皇的桌案上看到父皇想要拉拢吐蕃,以节制.”
“这些都不用担心。”
李怀安打断了李丽质想要透露李世民在吐蕃的战略操作,反问道。
“你只要告诉我禄东赞在跟圣人求亲的时候,是不是也跟圣人提了关于公主嫁妆的事情,要求公主陪嫁农业方面的人员,还有很多匠人到吐蕃?”
“是有这么一回事。”
李丽质点头,见李怀安单独问这方面的事情,不明所以道。
“怀安哥,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
一个公主,陪嫁一些种地的,匠人,应该没有什么不可以吧。
甚至看上去还会有些寒酸。
李怀安没有说什么。
因为他知道。
在古代上层阶级,不管是皇帝,还是朝廷里的大臣,其实普遍的对掌握技术的匠人并不重视,很漠视。
总觉得匠人属于低贱行业,没有读书重要。
要是禄东赞求的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文人的命根子,恐怕才会引起整个朝廷的重视,思考一下吐蕃此举的用心。
但是只要一些匠人。
这些读圣贤书的文人,可就不怎么在意了。
“放心,不管有什么事情,接下来的事情,也不是你们两个丫头该操心的事情,一切都有我在,你们两个放心就好了。”
李怀安对李丽质,还有李雪雁安慰道。
“雪雁谢谢大姐夫。”
李雪雁见事情有了转机,立马高兴的站起身来,万福表示感谢,连看李怀安的眼神都充满了异样的神采。
“这都是小事。”
李怀安摆摆手,对身边的李若秋吩咐道。
“若秋,你陪长乐,还有雪雁在府里转转。”
“好的郎君。”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若秋应声站起身来,邀请李雪雁在府里转转,散散心。
随着四海舰队在倭岛进入收尾期。
也预示着对倭战争已经结束。
在倭岛的大唐观察员们也将观察到的所有四海舰队的战争指挥记录送往长安城,呈给李世民御览,交给兵部存档。
李世民将在长安城的武将们全都召集来了太极宫。
“这些都是倭岛那边送来的关于四海舰队在倭岛打仗时的指挥记录,军队编制在倭岛上的实战记录。”
“虽说倭岛上的倭人反抗不是很激烈,但是对这新出来的军队编制,打仗模式也算是一次全新的验证。”
李世民拍了拍桌案上的那些资料。
“你们都看看,这些记录,军队的编制,指挥方式,对大唐军队有什么好处,有哪些可以改进的。”
武将们听到李世民的吩咐,连忙上前各自拿起一份记录开始阅览。
“这沙盘可以,以后行军打仗起来,往中军大营里一摆,便可纵览整个战场局势,就是地势需要好好的探测才行。”
“这地图呢?”
“地图虽然也很详细,但是不如沙盘来的直观。”
“火炮竟然如此犀利,倭人的城门就算是再脆弱,一炮就能打烂,可见火炮的威力,火炮实乃攻城利器。”
“何止攻城,守城也可以,只要一排火炮往城墙上一架,以火炮的射程,敌人肯定不敢离的城池太近。”
“你们只看到了火炮攻城,守城,我却觉得,火炮应该用来对付草原上的那些骑兵冲锋,一排火炮下去,再厉害的骑兵,也要在火炮的力道下人马俱裂。”
“还有这手榴弹,要是给军队里的斥候配备上,没准会有意外收获。”
“这白磷弹,还有什么凝固汽油弹真的这么厉害,可以如跗骨之蛆,只要沾上就无法扑灭,直至燃烧干净为止。”
“嘶这也太恶毒了。”
“咱们当年打仗要是遇到这种武器,那还有命活到现在。”
“你们只看武器,不看一下这四海舰队陆战府兵的作战方式?”
“什么方式,不都一样。”
“不一样,这四海舰队陆战府兵的作战方式跟传统的作战方式绝对不一样,将领无需冲锋陷阵,额只需要居中指挥就可以。”
“最重要的是,这些陆战府兵可以将指挥权下放到伙一层,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是这些陆战府兵的身上的标识很有用,可以在战斗中,府兵走散,根据身上不同的标识,来重新组成具有打仗能力军队。”
“这种制度可以很好的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哪怕在打仗过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军队混乱。”
“还有他们的几人编制”
“这种步炮协同也很特殊.”
“.”
李世民看着太极宫内武将们捧着倭岛的记录讨论,心思也放在了对大唐军队的改革上,李怀安建立的四海舰队,着实让他看到了新的战争模式。
这李怀安给他的惊喜,着实多了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