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渐变(1/2)
正面战场循着一道山脊展开,在往西推移。
魏军后续的人马,陆续沿着山脊往前增援。将士们在去路上,遇到了一些回撤的人、队伍凌散,许多人丢失了兵器,搀扶或抬着受伤的士卒。
路上到处都是倾覆的荒草,细长的草叶子上、明显能看见沾着可怖的血迹!血腥味、和着隐约的硝烟味在空气中弥漫,还夹杂着新鲜排泄物的臭味。
前方的嘈杂声已清晰可闻!无数人的呼喊、惨叫、怒吼都混在了一起,也许人们在大声竭力嘶吼,但在远处听来,只剩下哗然的喧嚣。
西边再次闪烁起了一片火光,接着“噼噼啪啪……”的声音响起了。那声音确实有回音,仿佛是余音缭绕,持续了片刻才落地。顷刻之间,喊杀声、吼叫声骤然变大了几分,双方再次拼杀起来!
蜀汉军似乎已找到了与魏军步兵对阵的法子,便是在魏军铜铳点药之前、先行冲锋!至少不用在第一波交锋时,立刻让整个阵列、处于气势上的被动。
就在这时,一面羽毛旗在北坡上飘扬。大将军秦亮骑马赶到了靠近前线的地方,找到了中垒营左校熊寿的旗帜。
熊寿立刻下马揖见。秦亮在嘈杂声中拱了一下手,也翻身下马,遥指西边径直道:“再推过去,便是上坡了。”
几个将领循着秦亮指的方向,转头看了一眼。
战场所在的山脊台地,仿佛是一道山梁。从山梁过去,对面便是一座几乎横摆的山脊,组成一个向左横卧的“丁”字。
姜维回顾左右道:“剑阁关只要有两三千人守住,敌军从北坡攻打,一两天之内,无法破关!”
大伙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回应,无不神情凝重。司马师则铁青着脸,站在旁边闷闷不言。
姜维看了一眼帐篷外面黑漆漆的天空,按理中旬的月亮最明亮,但今夜什么都看不到,天上有云层。他当即摇头道:“秦亮不可能给我军袭营的机会。”
秦亮的声音不大,但目光明亮、眼神锐利,他冷静地说道:“蜀军战斗意志颇强,战场正面宽度不足,我军现在几无骑兵,破阵无法一蹴而就。步兵对步兵,想直接击溃对方大阵、两边都不太可能办到。”
姜维道:“秦亮这边的人、确实能发觉东三营调动,但他们怎么告知陈泰?”
汉军的兵力消耗得更快,意味着这么打下去,等来的只有战败!
姜维坐在草席上,面前摆着一张地图,但他没有看地图,犹自在那里寻思着。
秦亮点头道:“一旦两翼山坡上的阵列,开始仰攻对面的山脊,我军的体力与兵力、都会消耗得更快。所以不能太心急!两翼不要进攻了,正面可以适时往后撤,让蜀军到山梁上来、相互对攻。”
姜维指着地图上道:“如此最好,我们也走北面这条小路过去增援。如果双方在东三营不断增兵,主要战场就可能向那边转移。东三营地方狭窄崎岖,战事能拖得更久!!”
董厥看着姜维可见血丝的眼睛,终于开口道:“将军慎重,最多也只能再增兵数千人,如此冒险是否值得?”
“当然值得!”姜维斩钉截铁地说道。
几个将领聚集在山边,秦亮也没有多余的话,当即说道:“地形所限,此地东西战场打得太慢了。我们要开辟新的战场!”
“甚好。”秦亮还礼,重新翻身上马,带着随从向营垒驻地的台地返回。
一场大战下来,两军都没有崩溃,根本没分出胜负,双方就是沿着山脊高地对耗!
战场宽度、决定了战火的燃烧速度,什么迂回侧击都没用!离开了山脊的进攻,等到步兵负重几十斤的铠甲兵器、爬上长长的山坡,体力也消耗得差不多,立刻就要战斗、不可能还有余力击破对方阵列。
姜维回到了中军帐篷,却是一言不发。
董厥道:“东三营那边怎么办?如果陈泰绕小路过来强攻,秦亮再分兵从南面进攻,前后夹击,仅剩一个营垒能抵挡多久?”
没一会,汉中军、倵卫营左校军诸部便开始出发了,诸军从台地东北边的山脊拔营、循着宽阔的山坡下去,前方的队伍很快走到了前柏湾中。众军接着又沿着对面大山的南坡上去,逐渐占领那山脊东侧。
相比平原战场,山地战场的地形起伏很大,战阵有点摆不开。但似乎也有个好处,只要不是被大山阻隔的地方,将帅站在高地上、能够肉眼观察到的地方更远。
董厥等人都是一愣。
各处营垒中,生火造饭的、运送伤兵的都在忙碌,到处是叫唤与砷吟的声音,嘈杂声仿佛不减白天。战斗消停之后,军营中并未恢复宁静。
……战斗持续了半天,直到傍晚时分,双方开始脱离接触、然后收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