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赐官通直郎(2/2)

病因以及需要用什么药苏石已然说的非常清楚,可见他是用了心的。

意思就是如果皇帝绕过政府,直接向下发号施令,竟然是不合法的。那就不能用诏,只能用敕字来代替了。

“哦?宫中所感,有意思,呈上来。”仁宗赵祯有些好奇,这便向着一旁的张茂则使了一个眼色。

张茂则答应了一声,快步走了过来,这就接过了那书信,先是惦量了一下,知道里面除了纸张之外在无其它,无任何的危险之后,这才双手恭敬的送到了仁宗赵祯的面前。

“多谢陛下。”苏石当下见好就收。

当然,如果需要长时间的住在皇宫之中,那这样的药就不能停了。

至于说到这个敕字,那是大有讲究。

古人是很认谦虚之道的,像是官员辞官,那基本上都要皇帝三请三让,这才能真的致仕。苏石倘若此时接下了这句话,那就是不懂得谦让的表现,就是不懂事了。

“有功就要奖,不然以后谁还会皇家做事呢。”仁宗呵呵笑了笑,一幅心情不错的模样。

“句句属实,至于说凭证,陛下应该有所感觉吧。”苏石抬起了头,一字一字极为认真的说着。

张茂则看到了苏石的表现,眼中带着满意之色。然后小心的看了看赵祯,见他没有任何的举动之后,便就重新站好,继续的手拿着一个拂 尘,口观鼻、鼻观心。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苏石想要借此立功,加重皇帝对自已的奖赏。

当他于深夜中按着操做上的使用说明检测之后,终于确定空穴来风未必不是真,皇宫中还真有着铅严重超标之事。

这样的仪器自然是不能示人的,便是给人看过别人怕是别人也看不明白。但这却让苏石有了底气,接着就是寻找依据了,考虑到这些年发生在皇宫中的事情,苏石这便写了一封书信,里面有着详细的介绍,刚才仁宗看到的就是这些,也就难怪他会如此的震惊了。

“嗯,你身体不便,就不用行这些大礼了。”看着苏石一边说一边装成要滚下木椅的样子,仁宗这便打断他的话说着。

想到自已来了,自已会有子孙后代,难道要让他们去承受灭国之痛,去给异族人当牛做马吗?苏石便想做一些什么。

苏石有一种感觉,皇帝对他的奖赏将至。但到底是什么,他也不是很清楚。

“一切皆是草民应该所为,谈不上什么奖赏。”苏石连忙拒绝。

二,苏石还是一个残疾,一个靠着木椅移动行走之人。有此疾在身,那更不想要朝堂上的那些老爷们能够通过官职任命了。

转眼就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仁宗这才放下了手中的卷宗,伸手向着龙案上摸了过去。

“官家,茶。”张茂则眼疾手快,先一步抢过了茶杯递到了仁宗的手中。

怕是仁宗赵祯也清楚,一来苏石年纪太小,只有十四岁而已,还是一个少年,便封了六品官,那是一定不会通过的。

“那草民就谢陛下的赏了。对了,草民这里有书信一封,乃是这几日在皇宫中所感,还请陛下过目。”似是才想到了什么一般,苏石这就伸手入怀,从中取出了一封刚写不久的信件。

不知过了多久,仁宗赵祯这才放下了那封短短只有两页的纸张,在然后闭目了一会之后点头道:“你有心了。敕,苏石为通直郎,准其随时入宫,随时准备为荆王看体护躯。”

另一方面,历史中仁宗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且执政期间多施仁政,算是一位好皇帝。这样的皇帝如果能够长寿一些,自然对天下人是有好处的。

救下赵曦,便已经是开始改变了历史,能够延长宋仁宗的寿命又等于是迈出了一步。

不要看字数不多,但内容却是足以震惊世人。这可是关系到皇宫所有人身体康健的大事。凭此,给一个六品官也就并不为奇了。

苏石也愣在了当场,他没有想到,自已不仅当官了,而且还是通直郎。

苏石之前就曾研究过宋朝的官阶制度,知道这已是一个从六品的官位了,像是一县县令也不过就是七品罢了。便是比之颖昌少府沈关的从五品,也只是相差了两个等级而已。

通直郎可是文官第十七阶,仅以十四岁的年纪便获得此位,绝对不算是简单。虽不能与甘罗十二岁为相这般的变·态相比,但放在大多数人眼中,绝对是了不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