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苏石的谋划(2/2)
收拾了一番之后,苏石这便去了皇宫。不得不说,相比起其它的六品散官,苏石一个月去皇宫的次数怕是他们一生都所不能乞及的。
当然,赵从贽没有主动回应自已,足以说明,他并非是一个聪明人。
赵从贽虽然也是武氏所生,但做为嫡三子,能够分到他手中的资源还真不是很多。反倒是做为大哥的赵从古得到的更多。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汴梁城中有一位腿疾少年流恋于勾栏之中,一掷千金之事。
收到苏石的来信已经三天了,信件也被置于高阁了三天。
还是那句话,宋朝的历任官家,考虑的从来是大权会不会旁落之事,但凡是有野心的人,对不起,那都是他们提防的目标。像是苏石这种有着太祖血脉之人,更是防备的重点所在。
就像是苏石,表现的越出色,官家才会越担心。相反,像是苏石这样无所事事才是让人最为放心的。
下放温州是官家的意思,想要扭转会是多么的困难是可想而知。这些年来,赵从贽从没有断了与京城间的联系,逢年过节,更是不会少了孝敬,所图的就是希望有人可以替自已说话,将他重新的调回京城而已。
赵从贽是赵惟能的第三子,正因为此,从出生到现在,许多家族的资源都不可能过多的放在他的身上。
自认办法已经想了,钱也送了,但还是没有任何的结果之下,赵从贽已然有了认命之意,大不了就在温州终老好了。而就是这个时候,苏石的信件到了。
自已这个多年未曾联系,甚至他都不想承认的外甥竟然可以帮自已筹谋回京,这让赵从贽大为意外。
谁提,那谁就等着倒霉,等着被发落出京吧。
消息的闭塞之下,很多时候京城中发生什么你根本无法知晓。而等到你知道的时候,那也是大局已定的时候。
心情好之下,动辄打赏就是成百上千贯钱,一幅游戏人生,纨绔少年的模样。
还像是以前一样,施粥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天,不一样的是他不在向外拿钱了。
每一次施粥的时间只有一到两天,三天都很少,这即可以避免受到别人的猜忌,说是他在收买人心,又可以不时的进帐一些信仰点,绝对是美滋滋。
你可以举荐其它的年轻才子和官员入京,即便是第一次赵祯没有答应,你还可以寻机推荐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可一旦涉及到赵氏自已之事,那是一次都不能提的。
毕竟如果赵菲儿当初可以留在京城,与其它家族联姻的话,或许今天他就不会这么难了。
是烂泥就是扶不上墙,自赵惟能死后,赵从古接掌家族大旗至今,他无能的一面即被无限的扩大。以至于仁宗赵祯开始分化瓦解他们的时候,赵从贽便是连想要留在京城这个要求都无法达到。
通讯极为不发达的大环境之下,京官与外官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很多时候,人们宁愿当一个在京的六品官,也是不愿意去地方上任一个五品甚至是四品的主官。
之前传来了消息,那些从他手中得了两贯钱的流民,回去之后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得到福报。相反还因为身有铜钱而一路受到了盘剥,这其中有听到消息的沿途官府,也有一些盘踞于山的山匪。
有关自已这个外甥,早在苏石入京的时候,他就得到了消息。不时与京城来往的信件之中,就会有一些记录苏石的事情。相比于自已的大哥赵从古,赵从贽对自已的小妹赵菲儿也是有气的,只是没有那么大。
活着回到京城,而不是死后在冰冷的棺材之中被运回京城,成为了一种执念,在赵从贽的心中是久久不能散去。
看看杂耍,听听曲,像是汴梁城中最有名,也是消费最高的美香院,他便成为了那里的常客。
昨天就送上了官贴,得到了今天可以入宫的消息之后,苏石进入皇宫没有受到半点的阻拦。
今天是难得的荆王赵曦放假的日子。
宋朝的皇子学业并没有后世的明、清皇子那般严厉,每上十天学,是可以休息一天的。苏石抓住这个空档而来,为的就是可以和赵曦多说说话。不然换成平时,只有中午用膳的时候可以说些话,那有些事情是说不清楚的。
不用说,福康公主赵徽柔也一早就在这里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