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很想很想(1/2)
所谓士为知已者死,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了吧。
待杨文广将苏石送出了皇宫,看着他上了苏家马车离去之后,他是转身就向着禁军预备大营而去,他要去挑兵,还要挑好兵。
禁军预备大营,作为禁军的摇篮,与禁军一样,就驻在外城。
杨文广出现在这里之后,第一个找到的就是好友呼延庆(剧情需要,不要去考虑历史上的他的年纪,事实上,此人也不过是出现在演义之中,真有没有还需要考证,莫喷!)。
呼延庆,并州太原人(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呼延守用之子,呼延赞曾孙。
其人虎头虎脑,身材高大,魁梧非常。
虽然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却也有一身不俗的功夫。重要的是受其家庭环境熏陶,对于战阵领兵之法也颇有研究。
这已经是呼延庆在禁军预备大营中的第四个年头,正常来说,明年年底他就可以成为真正禁军中的一份子。
五年预备,才可入禁军之规,这也是禁军强大的原因之一。
只是这条规定还在,但在赵祯任帝的中后期,因为钱粮无法及时拨付,慢慢军心开始散乱。待到其孙宋神宗时期,禁军已无什么战斗力,沦为了很多臣子公器私用的力工,等到最后金人杀来,完全没有了什么战斗力,才彻底灭亡。
“不要不舍得钱,前期投入或许会大上一些,可一旦全数覆盖了,大宋子民全用我们的银票,那就是连本带息赚大钱的时候。”苏石知道袁小头担心的是什么,尽管对方没有说,但他还是可以猜到。
“你,行吗?弟妹会同意吗?”杨文广一幅我不是看不起你,你就是不如我的模样。
“主子不要不高兴,苏少府现在已经是忠武将军,到了北面定然可以大杀四方,得胜而归。”乳母韩氏看出了赵徽柔的心思,这便走上前来劝慰着。
赵曦一回到宫内,早已经等候的武师傅王淼这便迎了上来,“给荆王殿下请安。”
“他敢,谁拦着打死谁。哦不!谁拦着把谁关进柴房。”呼延庆也是急了。
福康公主赵徽柔正座在台阶上拖着腮踢着脚边的石子。
华夏银行,在过了年之后就开始了向外的扩张之举。按着苏石的要求,大府要有至少两个分行,小府小城也至少要有一个。总之就是要完成对整个大宋的覆盖。
昭仁宫。
“嗯,银行对外扩张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苏石开口问着。
苏哥哥又要走了,又要去打仗了,那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回来呢。
“无妨,不是还有雷蒙师傅嘛,先让他教着我,王师傅你尽可以上前线大展拳脚,本宫等着你立功的消息传来。”赵曦晒笑般言道。
“明天三司那里会送来五百万贯,到时候你准备出了三百万贯,全数装在大箱子里,我有用。”
雷蒙也是赵曦的武学老师,是李迪介绍的。不像是王淼,他是赵祯介绍的。
想一想,官家最为疼爱的长公主,最终嫁给了一个残废,那不成为了天大的笑话,如何要写到史书之中。
倒是呼延庆,一句话说出来,直让杨文广感觉到全身的气势在这一刻都松了下去。
他从小的志愿就是上战场杀敌,当一个像祖父一样的大将军,为此他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努力,现在机会就在面前,谁拦着他那就等于是他的仇人。
“王师傅,你我之间就不用如此的客气了。怎么样,朝堂上的事情听说了吧,拔出四千人给苏少府,这也是一次锻炼龙武卫的好机会。”一边向着院中走着,赵曦一边说着。
距离昭仁宫并不算远的春锦宫。
“好了,韩姨,我就是这么说一说。再说了,苏哥哥是谁,之前就打的辽狗和蛮蒙溃不成军了,这一次定然也会平安无事。只是.只是人家心中就是想念。”
“好,记住,王师傅,去了北地之后都要听苏少府的,他有与辽人与蒙人作战的经验。而如果你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也还是要听他的,你也可以转告那些龙武卫,如不听军令,不管是什么原因,通通以军法论处,严惩不怠。”
苏石出了皇宫之后先去了一趟华夏银行总行,在这里见到了袁小头,做了一番的安排。
“比这个事情大多了,你听好了,我马上就要去北面参战,而且我现在已经是正七品的致果校尉了。”说着话,杨文广还有意的挺了挺身体,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很厉害吧,快夸我,快夸我。
至于说夫人会不会同意,在理想面前,那都不算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