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农兵现(1/2)

建房就需要木梁,高丽最不缺的就是木材。当苏石一则告示贴出,但凡是送来腰粗以上的树干就会得到粗粮一斤之后,很快大家都有了活干,附近的山中,全是伐木的高丽百姓,他们用着各种工具想办法把看中的巨树砍倒,随后在搬入到黄草镇来换取自己所需的粮食。

就像是商鞅变法,一旦开了头,只要政策不变,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好办许多,整个镇子包括镇子四周三十里左右之地的高丽百姓,很快就为苏石所用。

待十天之后,农代表们也终于将农会搭建起来。

农会,就是农民的娘家,负责保障着农民的权益,越来越来的当地百姓加入其中之后,苏石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之中。

又是十天之后,华夏商店正式在镇中挂牌营业。

里面的商品是琳琅满目,让人见之就会生出了一种眼缭乱之感。

原本商店的成立是为了服务苏家军的家眷,只有他们手中才有余钱,才有能力购物。但当商业开放,允许高丽百姓也进入其中参观之后,初时只是想添饱肚子的当地百姓们,心态开始发了变化。

人就是这样,总是会不断追求更好,要么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呢。

苏石喜欢有追求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创造更多,改变更多。

高丽百姓进入到了华夏商店,被里面层出不穷的商品给刺激到了。

尤其是看到苏家军的家眷们不时就会出入其中,然后拿着一种红彤彤的票子将看中之物买回家中。便是那些苏家军的孩童,也有自己的零钱,可以入商店买一些喜欢吃的果和玩具和熊娃娃的时候,一种叫极度羡慕的情绪开始在高丽百姓心中弥漫。

总之就是一句话,只有你想不到的。

想要灭掉一个民族,仅仅只是打败他们是没有用的,要从文化和习俗上将他们同化,这才是真正的治根之法。

另外,商店后院还拴有耕牛、骡子、驴、猪、鸡、羊、鸭、鹅、兔等物。

面对这些好东西,高丽百姓一个个都看了眼,眼中全是小星星的他们,心中渴望之情是越来越重。

第一条还好一些,越是底层的百姓,品质就越是纯朴,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就在镇中的一个院子里,每天晚上,大家收了工之后就可以来这里跟着汉人老师学写汉子,学说汉话。

还有一堆堆码放整齐叫做化肥的东西。说是这个东西放入田地之中,可以增产,让粮食获得大丰收。

里面不仅有他们所需要的粮食,还是那种白的,便是以前地主豪绅们也不舍得吃的精粮。

当天晚上,劳累了一天,出尽了全力,五十多名临时工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的时候,他们每人得到了一张红色票子,顿时全身的疲惫瞬间就消失不见。

很可惜,想成为农兵不光是有一腔热血就可以,还需要满足至少三个条件。

苏石亲自当老师,教会了一些家眷怎么布线,怎么接线,很快,镇中一到晚上就变得通亮起来,俨然一个现代化初期的小型城镇就此拔地而起。

十几天过去,不少镇内的高丽百姓家中都有了余粮,只是习惯使然,他们不舍得吃。但临时工的出现,刺激到了他们。

没有付出,哪里又来的回报呢?

为了可以得到更多,高丽男丁们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一天三顿,什么叫做顿顿可以吃饱的感觉。

招聘细则以汉字的方式贴在镇中,上面写明了成为农兵,每月就会有四十元工资的待遇。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碘盐之物,听说如果做菜的时候可以放一点那个,味道会更香,且更有营养,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很多物质。

面对着如此大的诱惑力,谁又能忍得住。一时间几乎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要报名,想要成为那人人羡慕的农兵。

除此之外,各种鲜肉也是应有尽有,还有各种让人流口水的水果,且多半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那红彤彤的叫苹果的东西,咬上一口,全是甜汁,当真是让人想想就会忍不住做出吞咽动作。

百姓的心动了,苏石要的效果达到了。然后农会开始招起了农兵。

于是,大批量的水泥被兑换而出,镇子里开始修设水泥路。

除此,还有各种种地用的铁器,铁锹、锄头、耙子、三尺勾子等等。

电灯有了,房屋也变多了,天气也暖和了,苏石又把目光放在了地面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