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两大巨寇之死(1/2)
襄阳府,南漳县。
张献忠带领白文选、艾能奇等几名将领,听闻养子张定国迎战振明军失利被擒后,立即决定逃跑。
这个匪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逃亡之中,所以为危险有着一种天生的敏锐,这也是他多次能够死里逃生的重要原因。
原本他定的是从南门逃走,可以汇合张可旺带领兵马,但刚走几步,他突然感到眼睛一跳,觉得走南门不安全,立即调转去西门。
这个临时的决定,也让张献忠从襄阳城中逃脱,但进城的兵马几乎损失殆尽,只有一百来人跟着他。
罗汝才见到他大吃一惊说:“张帅,你怎么来到此地,不是说已经占领襄阳,我正准备去跟你汇合呢。”
“哎,罗哥,此事说来话长,先让我坐下来喝口水,渴死老子了。”
张献忠逃出城后,罗凯领着亲卫师官兵很久就追了出来,逼得他一路狂奔,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张献忠一连喝了一大碗水后,才急促地说:“赶紧整理部队准备撤退吧,格老子的,振明军的林峰尾随着我们进入了襄阳城,将我们打的大败,他的追兵很快就要到了,南漳县城恐怕守不住。”
“振明军如此利害?”罗汝才没有吃过振明军的苦头,有点不相信地问道。
“比你能想到的都要厉害,吾儿张定国带了五六百老营的骑兵,都没挡住他们两刻钟。
他们一两千人追击我们一百人,都能紧跟不丢,我们追了小路抄近道才抢先一点赶到了南漳。”张献忠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那我们应该往哪里退去?回四川还是继续往南?”罗汝才问道。
“回四川吧,这里继续往南就是鄱阳湖一带了,都是湖泊,骑兵行军不便,我们又不善舟辑,很容易被围困住。
四川那边情况熟悉,我还有一些诱敌的兵马在当地,而且去对付杨嗣昌,可比对付振明军方便多了。”张献忠分析着。
罗汝才在房内转了两圈说:“那就听张帅的,我们立即出发去郧阳,在那里补给后再寻机入川。”
两人定下计策,立即开始了撤退的安排,收拢兵马,抢夺粮草,做好跑路的准备。
流寇队伍主打就是一个行动迅速,半个时辰后,罗汝才的两千大军就集结好了,张献忠也收拢了三四百的溃军,一起出发前往房县。
房县就在郧阳境内,罗汝才前段时间刚刚占领过,地形比较熟悉,准备从哪里前往竹溪再度入川。
郧阳府城。
方小鱼带领的陇南兵团已经占领了此地,正在研究下步用兵方向。
“青石,四周现在的敌情打探清楚了没有?”方小鱼问加强给陇南兵团的听风卫副主事方青石道。
“督师,我们刚刚收到马昂他们的传信,王爷已经带领亲卫师占领了襄阳,张献忠从西门落荒而逃,已经逃往南漳一带,跟罗汝才汇合,他们下步的动向应该是再次往西入川。
综合这两天侦查的情况,我们研判他们最有可能的路线就是重走出川的道路,从房县再到竹溪入川。”方青石汇报道。
“理由呢?”
“理由有三,一个是南面的鄱阳湖一带水网密布,不适合骑兵行动,流寇不会去;二是两贼在我军追击之下,应该不会选择走陌生道路;三是只有回四川,他们才有活路,所以会走这条路。”方青石经过听风为两年的锻炼,十分自信地分析道。
方小鱼走到地图跟前反复看了一会说:“青石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们就按这个判断来用兵。”
停了一会又问道:“明廷的杨嗣昌大军呢?”
“杨嗣昌带领的朝廷兵马沿着长江水路出川,目前在襄阳以南的荆州沙市一带,距离这里比较远。”
“那我们就先歼灭张献忠、罗汝才这两个流寇匪首。雄兴,你带的亲卫一旅行军最快,你先赶到竹山一带打探张献忠等人的行踪。
如果抓住了他们的行踪,立即告知我们,争取一举歼灭两贼的兵马。”方小鱼布置道。
“是!”李雄兴领命而去。
方小鱼接着下令洪图带领机动三师前去占领临近的四川夔州,把守住要道。万一张、罗两人逃脱入川,就可以守株待兔。
他自己则留下一个旅把守郧阳府城,带领剩余的两个旅跟在李雄兴后面五六十里的地方,将兵力展开一个扇面,随时准备何为张、罗流贼。
郧阳府,房县。
罗汝才、张献忠部刚到房县,罗的手下大将贺一龙就来报:“大帅,振明军追兵在我们身后不住三十里,骑兵半个多时辰就可以抵达,我们不能再次久留。”
“哎,这振明军怎么就跟狗皮膏药一样,贴的这么紧,怎么也甩不掉。”罗汝才抱怨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