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封狼居胥不过如此(1/2)

第864章 封狼居胥不过如此

“各位,我等一路来此,鞑靼人并非是全然没有察觉……恐怕鞑靼人早有警觉,只是他们目前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应对我大明另外一路兵马上……”

王守仁这时候开始有意识地提振麾下将士的军心士气。

“啥?莫非是王军门领兵来了?”

“不可能!延绥的兵马都已经退回去了,怎会出现在此?”

一群人又开始议论纷纷。

王守仁望向朱晖,做了个请的手势:“让朱将军跟诸位解释一下。”

“这……”

朱晖瞪了王守仁一眼,不满道,“王兄弟,你来就行,找我作甚?”

“你是从大同镇来的……出发前往延绥镇前,大同是如何状况,你应该比谁都清楚。且你本就是带兵之人,了解战情战况,由你来解释如今战场上发生了什么,最恰当不过。”

王守仁笑着说道。

朱晖心道,只有坑人的时候你才不忘拉上我。

不但想害死我,还想让我在将士们面前颜面无存?

专门考我呢?

朱晖高声道:“事到如今,没什么好隐瞒的了……陛下当初本就打算派出两路兵马,彻底征服草原。三边总制王军门这路人马,只是疑兵,算是故布疑阵,让鞑靼人疲于奔命,而真正的出兵主力,在大同。”

这下可把在场将领和士兵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感情我们辛辛苦苦东奔西走,几度穿越阴山,硬仗都打了好几场,却只是瓶陪衬?是在给别人当陪衬的牛粪呢?

突然从主角变成微不足道的配角,换作谁也难以接受。

“那……小公爷,大同是如何出兵的,凭什么会成为主力?另外,有王威宁这样威震外夷的英雄人物在,还需要故布疑阵吗?直接从河套打过去,不是照样能一举奠定胜利?”

“对啊,连王威宁都打不下来的战事,旁人谁能行?莫不是言笑吧?”

一群人显得很不服气。

不管我们想打还是不想打,那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你们上层领兵的人,不能这么侮辱我们。

这场战事,我们才是主角,少拿我们当绿叶。

朱晖郑重地道:“大同方面乃是张家小国舅,也就是……张延龄统兵。”

在场人等听到这个名字,均面面相觑。

其中有不少将士都出自新军体系,毕竟朱晖当初领兵从大同到延绥,可是带了不少京师训练出的新军。

虽然当时是以王越为幌子,由王越主导新军训练,但下面的将士对张延龄这名字并不陌生……

毕竟新军械都是张延龄带人制造并提供给全军的。

王守仁道:“你们知晓他是谁吗?”

“这个……”

有一名低级将领出列道,“自然是知悉的,张家小国舅不就是造火器编练新军的那个大能么?之前那位李尚书在偏头关跟鞑子交战,不是他和他父亲在背后策划?这些军中多有传闻……”

王守仁显得很惊讶。

我作为领兵之人,对此人的知悉程度,竟还不如底层士兵?

还以为提出这个人的名字时,一群人会跑出来质问那是谁呢。

“张家小国舅既要领兵,为何不告知咱?还要偷偷摸摸的?不知眼下他人在何处?难道已经带兵进草原了?”

“是啊,既然深入草原腹地了,总该看到人影吧?咱配合了半天,给人家打掩护,总不能白打吧?”

“不知人在何处?”

一群人又七嘴八舌起来。

王守仁朗声道:“不出所料的话,其所部人马应该在方圆一百里范围内……而眼前的鞑靼人或刚与他们交战,败退下来。”

“啊?”

一群人又在私下里小声议论。

怎么越听越不靠谱?

方圆一百里以内?

你咋不说方圆一千里呢?从这里回大明,也就不到二百里路吧?辛苦一把,两三天或许就能赶回去了。

王守仁道:“咱们眼前这群鞑靼人,显然是一群残兵败寇,不足为惧。”

朱晖苦着脸道:“这……王兄弟,话也不能这么说吧?鞑子数量可比咱们多多了,且他们战术老练,擅于骑射,就好比咱之前在阴山之北,跟他们交手那么多次,除了第一次偷袭取得很好的效果外,后续……不是也没占到太大的便宜么?”

“说来也奇怪。”

王守仁丝毫也不以为忤,直接提出自己的疑问,“那一战,鞑靼人消极避战,各种耍赖的方法都使出来了,为何眼下又在积极迎战呢?

“有什么理由如此做?莫非是他们认为,大同这路人马,乃他们可以战而胜之,而我们那路,却是他们非要避讳的呢?”

在王守仁看来,既然鞑靼人在跟王越交战时选择避战,那跟张延龄交战,根本就没理由硬打硬冲。

除非他们有不得不直面作战的原因?

打不过还非要打吗?

之前游击战术用得不是挺好的么?

朱晖道:“我先申明啊,眼下张家小国舅是否带兵进入草原,还有待商榷,毕竟我们深入草原腹心地带,跟外界之间缺乏沟通,消息很是闭塞,现在大明军事推进到如何状况,还两说呢。”

王守仁闻言瞪了过去,意思是,你这是在拆我的台吗?

跟底下的将士说有张延龄这路人马,好歹能让他们安心,有助于接下来的军事部属。

现在算什么?

朱晖又道:“还有可能,是鞑靼人内乱。只有鞑靼人自己才不怕鞑靼人,他们早就想完成内部兼并了,尤其是那个鞑靼小王子巴图蒙克,这次或许……我们只是因缘际会恰好碰上了!”

……

……

王守仁手下这群将士,最后无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都得暂时留下来。

他们只希望王守仁不要让他们以卵击石,去跟鞑靼人搞正面作战,因为他们已经很疲累了。

不过很快……

坏消息传来。

“不好,鞑子发现咱了!”

当朱晖把这个消息以嘶吼的方式喊出来时,临时营地内所有将士似乎都意识到,一场大战难以避免。

众人皆都将自己的家伙事抄起来,纷纷冲到自己战马跟前,完全顾不上休息。

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到了王守仁身上。

王守仁摇头道:“我们一直在鞑子眼皮底下行军,他们不可能到现在才发现我们……反应有必要如此大吗?”

这下周围的人都有些懵逼。

咋的,咱行军还不够隐秘?

不是说咱在暗,鞑子在明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