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珍馐贺捷(1/2)

第1002章 珍馐贺捷

意外的惊喜,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赵孝骞没想到居然有人会送他熊掌,这是想求他办多大的事儿啊,想封王吗?

“谁送的熊掌?”

郑春和小心地道:“是……门下侍郎蔡京送的,就是半月前,官家生辰的那日,进宫贺寿的朝臣都送了重礼,其中蔡京送的礼最重,不仅有金银珠玉,还有名贵药材,以及一只风干的熊掌。”

赵孝骞欢喜得像茅坑里的苍蝇一样直搓手。

这个蔡京,他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人情世故这方面,奸臣比忠臣强了不止一星半点,看看蔡京办的事,样样都办到了赵孝骞的心巴上。

难怪古往今来那么多皇帝明知对方是奸佞,也情不自禁地重用他,人家会办事,会送礼,会看脸色。

这会儿赵孝骞都有了一股冲动,他想尽快把章惇弄下去,让蔡京坐上那个位置。

赵孝骞都不敢想象,那时的自己该是多么的快乐……

“走,去看看那只熊掌,御厨没偷偷吃了吧?”赵孝骞兴冲冲地道。

尚膳监内,御厨们惶恐地跪成一排,心情忐忑地猜测官家为何亲自过来,庖厨这可是下苦人待的地方。

赵孝骞没理会御厨们的反应,而是捧着一只风干的熊掌上下仔细观察,良久,赵孝骞点点头。

没错,是前掌,而且是右掌。

蔡京是个懂行的,这老小子有点东西。

捧着熊掌出了门,赵孝骞站在阳光下,抬头看了看不算炽烈的太阳,然后道:“老郑,从翰林图画院叫个画师来,带上笔墨。”

翰林图画院其实有个熟人,那位画《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已经入职,不过赵孝骞不想打扰他。

一来不想在他面前暴露身份,二来,张择端如今正潜心创作《清明上河图》,一点小事没必要劳动他。

许久,郑春和带着一名画师匆匆赶到,画师当即见礼。

“臣,翰林图画院待诏苏有方,拜见官家。”

赵孝骞一怔:“这名字……你跟唐朝名将苏定方是啥关系?”

苏有方一愣,急忙道:“官家明鉴,臣与唐朝的苏定方没有一丁点儿关系,八竿子打不着。”

赵孝骞面颊扯了扯:“你俩名字一字之差,朕以为你们是亲兄弟呢。”

苏有方:“…………”

这话儿聊到头了。

命人搬了两张桌子摆在院子里,赵孝骞将那只风干的熊掌摆在桌上,特意观察了一下阳光照射的角度和阴影,摆出了最合适的位置。

指了指桌上的熊掌,赵孝骞道:“你把这只熊掌画下来,朕要写实派,不要抽象派,算了,你应该听不懂,……画得像一点,能办到吗?”

苏有方这才点头:“能办到。”

铺纸,研磨,提笔。

苏有方盯着熊掌观察半晌后,终于落笔,刷刷几下,一只熊掌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赵孝骞捏着纸角,上面墨迹未干,熊掌画得格外传神,像刚从熊身上剁下来似的,很新鲜。

“不错,画功精绝,难怪能进翰林图画院。”赵孝骞赞道。

苏有方松了口气,连忙谦逊。

打发走了苏有方,赵孝骞把这幅画递给郑春和,道:“把画小心点折好,派人给江南路观察使留后苏轼送去。”

郑春和愣了:“就,就送这幅画?没别的旨意吗?”

“没有,朕只是想馋馋他,仅此而已,让送信的人告诉苏轼,朕弄到了一只熊掌,可惜他远在千里之外,朕只好独自享用了,另外再告诉苏轼,就说朕吃熊掌时想起了他,一边吃一边流泪不止,很煽情。”

郑春和:“…………”

这是人干的事儿?

赵孝骞嘴角上扬,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苏轼收到这幅画,不知是何种心情,据说苏轼如今正长居杭州,著名的美食荒漠,莫名其妙收到这样一幅熊掌图,心情约莫更复杂了。

史书记载,苏轼被流放半生,但他天性乐观,无论流放到哪里,都能在这个地方找到生活的乐趣,尤其是能够发现各种当地美食,写信给他弟弟苏辙一通得瑟。

唯独到了杭州,苏轼沉默了,开始自己开伙做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