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涨价?(1/2)
第548章 涨价?
“嚯。”
江弦嚇一跳。
不知道该说是自己幸运,还是该说《编辑部的故事》幸运。
总而言之,这波稳了。
行了,现在有李同志作保,谁还能质疑这部剧呢?谁还会觉得《编辑部的故事》危险呢?
另一边,郑小龙也很快找到“海马”这里,找到《编辑部的故事》拍摄片场。
“嗯,我看可以。”人艺的老戏骨吕齐摘下眼镜,点点头,“嗯,我看可以。”
说完,又重新戴上眼镜,问李冬宝,“你这篇文章叫什么来著?”
“《我,一个小保姆的苦恼》。”葛优指著文章说。
“对。”
吕齐演的陈主编点点头,“谁还没点儿苦恼啊,特別是一个小保姆,这样图文並茂,更能说明我们的意图.”
“嘿?”
刘蓓饰演的戈玲从葛优那儿接过这份稿子,看个一眼,皱起眉头。
“可是,冬宝啊,你给人家橘子拍的太寒酸了。”
说著,戈玲把稿子懟到李冬宝脸上,“你看,愁眉不展,蓬头垢面,就不能拍的漂亮点儿,这不是你的一贯追求啊,是不是糊弄啊。”
“这叫生活的真实。”
李冬宝捧著稿子,“我就是为了让人们看看,现在社会上还有歧视伤害小保姆的现象,通过小橘子的遭遇,唤醒人们的良知”
片场正演著《编辑部的故事》第七集的內容,虽说央视不买,但他们这边儿的拍摄可一直都没停过。
当然了,央视决定不买的事儿不是什么秘密。
这种情况下江弦仍旧坚持拍摄,那就免不了被剧组的人在背后议论,很多人都在心底打起了退堂鼓,萌生出放弃的想法,觉得没必要耗在一部没办法播出的电视剧上面。
所以这段时间里,陆续有很多人退出了电视剧的拍摄,其中还包括两名演员。
至於导演赵宝刚和摄像张艺谋,俩人也是“各怀鬼胎”。
赵宝刚是渴望著《编辑部的故事》峰迴路转,他著急证明自己,好不容易当一次导演,怎么能就这么砸了呢?
张艺谋也期盼著《编辑部的故事》播出,为了这部剧,他连东京电影节都没去参加,他还获得了这一届东京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
出国的好机会、这么大的荣誉,为了一部电视剧,全都没了。
要是这份心血最后也白费了,最后没能在央视播出,那张艺谋真得气死。
“江弦同志!”
“江老师!”
江弦正盯著拍摄,回头顺著声音看一眼,发现是满脸笑容的郑小龙。
“小龙?”
江弦喝一口水,“怎么了?”
“好事儿。”
郑小龙笑呵呵报喜,“我们领导今儿找我了。”
“找你了?找你干啥?”
“《编辑部的故事》,我们央视买了!”郑小龙嬉皮笑脸,同时也期待著江弦能露出同样温暖的笑。
结果这份期待很快落空,因为江弦看上去並没有多么兴奋的样子,仿佛这一切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郑小龙只好悻悻收起自己脸上的笑容,“咱们赶紧准备合同,我们先签三集,您当初说是一集多少钱来著”
“小龙。”
江弦打断郑小龙的话。
“您说。”
“我这段时间想了想,我觉著”
“觉著什么?”
“我觉著《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电视剧,其实有著非常巨大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
郑小龙听得有点儿迷糊:
“您的意思是?”
江弦轻咳两声,“我觉得我以前可能还是保守了,我没想到这部剧的拍摄会那么艰难,就连拍摄的资金都是我东奔西跑拉来的,你知道代劳力洁厕灵么?”
“代劳力洁厕灵?我好像听说过,怎么了?”
“我们当初找他们谈赞助来著,就是没想到他们的態度会那么不好。”江弦嘆一口气,“当时拍之前,我是没想到,拍电视剧会那么不容易,把一切想得太轻鬆了.”
郑小龙看江弦还在绕弯子,再也忍不住:
“江老师,您有什么话您就直说吧。”
“那我可说了。”
“您说。”
“其实没啥。”
江弦冲他笑笑,“其实我的意思很好理解,总结四个字的话就是:我想涨价。”
“涨价?”
郑小龙懵了。
江弦给他们央视电视剧卖电视剧,这模式已经算是头一遭了。
现在还要涨价?
“您想涨多少?”郑小龙试探性的问一句。
“还是按集数算吧。”
江弦开口:“一集十万块钱怎么样?”
“夺少?”
郑小龙又听傻了。
十万?
十万一集电视剧?
那光前三集可就是三十万块钱了!
这是抢钱吧!
郑小龙正不知所措,又听见江弦问一句:
“是不是价格有点儿高。”
“嗯嗯。”
郑小龙赶紧点头,以为江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觉得不合適。
实际上呢,江弦也確实意识到了:
“我也觉得价格有点儿高。”
“是啊,江老师”
不等郑小龙说完,江弦就又开口:“不过呢,一分价钱一分货,你可能还不知道,前段时间,我们把片子送到了李同志那里。”
“同志?”
郑小龙听得心中震撼。
他这才明白过来为啥《编辑部的故事》会得到张永经的亲自护法了。
原来原因是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