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虎贲式装甲车(8K)(1/2)

第504章 虎贲式装甲车(8k)

时间悄然流逝,月落日升。

李奕的御书房内烟雾缭绕,桌子上烟灰缸里烟蒂已经堆成了小山。

李奕一夜未睡,他的眼睛里满是红血丝。

整个人的精神都有些萎靡。

就在这时候,一缕金色的朝霞刺破云层,穿过窗户,照射在李奕的脸上。

李奕下意识眯眼,以免被阳光直射眼睛。

光亮将他的整张脸以高挺的鼻梁为界限,分成一明一暗两部分。

光影对比相当明显!

仿佛是在映照李奕心中的纠结!

随着时间流逝,太阳继续升起,很快,李奕的整张脸便都暴露在阳光之下。

这时候,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深吸一口气,在烟灰缸里按灭了手中快要燃烧到手指部分的烟蒂。

原本微微眯着的眼睛睁开,眼球上虽依旧有红血丝,但里面的萎靡几乎已经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则是十足的战意!

深吸一口气,李奕说道。

“传令下去,召军务院,政务院诸大臣,前来觐见!”

在慎重思虑了整整一夜之后,李奕最终还是作出决断。

打!

北美战事必须得打!

李奕明白,一但大唐坐视北方联邦国继续封锁南方联盟国的海域,阻断大唐,英国,法国等列强给南方支援。

用不了多长时间,南方就输定了!

一但让北方击败南方,美国南北统一,资源彻底整合,那么一个新兴的帝国便将从北美冉冉升起。

没有人比李奕更明白南北统一之后的美国,究竟能爆发出多大的潜力。

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足够的战略纵深,富裕的劳动力,充足的资本,再加上其孤悬海外,而无外部威胁的地缘格局……

这将是一个有望登顶世界,成为世界霸主的国家。

真说起国家潜力来,美国甚至还要在英国之上。

美国也是未来唯一有可能,有资格同大唐争锋的对手。

李奕必须在其真正起势之前,将他压下去!

不惜一切代价,将他压下去!

虽然唐军远征北美,几乎是一场赌局,能不能赢谁也不知道。

但是,现在的李奕担的起失败的代价!

如今的大唐,也担的起失败的后果!

为了子孙后代,李奕愿意去赌这一把!

再说了,大唐还不一定就真的会输呢。

还有就是,大唐只有插足并打赢北美战事,并在北美驻军,才有可能和英国争夺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否则的话,即便巴拿马运河最终修通,那大唐无法向巴拿马投送力量,最终也不过是给英国做嫁衣罢了。

一旁在李奕身边恭候了一夜,也熬了一夜的王忠闻言松了一口气,当即点头。

“奴婢明白!”

语罢,他便转身离去,前去传达李奕的命令。

只是,他的步伐明显有些踉跄,这一晚上熬下来,王忠也很不好受。

而李奕则是挥手示意其他的侍从打开窗户通风,散散烟味,而他则是坐在椅子上,眼睛微闭,开始闭目养神。

没让李奕等多长时间,左宗棠,石达开,王安,罗大纲,方海洋,叶致胜,范希元,赵科,吴兴邦,张靖林等大唐的军务院和政务院高层便前后抵达了李奕的御书房。

李奕摆手示意众人坐下,然后又命侍从上茶,这才开口说道。

“今日朕唤诸位卿家前来,便是为了商讨一件事情。”

“朕已做出决定,我大唐要正式出兵干涉北美战事,帮助联盟国打赢这一场独立战争。”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仗到底该怎么打,大家都议一议吧!”

李奕此言一出,整个御书房内顿时为之一静。

众人忍不住面面相觑起来。

最终,还是左宗棠开口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

“北美大陆距我大唐本土,何止万里之遥?”

“若大军发出,劳师远征,靡费何止千万?”

“且美利坚国乃美洲大陆的第一强国,其国力不弱,其民兵之勇悍,也是全球闻名,若我大唐冒然发兵远征,恐难有胜局……”

“更何况,我大唐发兵北美,名不正,言不顺,岂非是不义之师吗?”

“我大唐身为天朝上国,岂可兴不义之师?”

左宗棠苦口婆心的劝说。

李奕闻言,却只是面无表情的摆摆手道。

“卿家不必再劝,朕心意已决!”

“这一战,非打不可!”

“美国这个新兴国家的威胁实在太大,趁其分裂,出兵将其削弱乃是我大唐最好的选择。”

“我大唐决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至于说出兵的理由?

怎么说呢,很好找!

印第安人就是一个不错的由头,美国人不是割印第安人头皮,对印第安人种族灭绝吗?

大唐完全可以打着为殷商遗民报仇的旗号,向美国宣战。

至于说印第安人究竟是不是殷商遗民?

这个不重要!

只要大唐需要,他不是也是。

可如果大唐不需要,那他是也不是。

至于说联盟国也是美国?

这个也不重要!

屠杀驱逐印第安人的是美利坚联邦国,关联盟国什么事呢?

人家联盟国都叛离联邦了,再拿联邦之前的罪行和人家算账,这岂不是耍流氓吗?

左宗棠闻言,张了张嘴,但见李奕心意已决,他最终还是无法再劝。

李奕身为一个开国皇帝,他的威望可谓巨大。

很多事情,只要他下定决心,那就一定能做的下去!

外交部长张靖林见此知道大局已定,只能站出来献策道。

“陛下,我大唐若要干涉北美战局,北美距我大唐万里之遥,光靠我大唐一国之力,恐力有未逮。”

“微臣以为,我大唐可以出面联合英国等欧洲列强,共同组成联军,干涉北美局势。”

李奕闻言,微微颔首道。

“不错。”

“此策可行!”

“不过如今英国正在克里米亚同沙俄开战,恐怕没有余力再去参与北美战事……”

如今沙俄和英国在克里米亚打的正是激烈的时候。

张靖林继续道。

“陛下,或可联络法国。”

“在欧洲,法国也是份量不弱于英国的列强,且法国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成色均很不错。”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象!”

“除此之外,西班牙,荷兰,普鲁士等次一等的国家,也可联络。”

“只要法国表态愿意参战,想必这些国家也不介意一起凑凑热闹。”

李奕闻言,只是稍一犹豫便点头表示认可。

“可以,此事便交由卿家去操办。”

“尽快推动下来!”

随后,大唐海军部部长,方海洋也是站出来询问道。

“陛下,我大唐若要征伐北美,当是以海军为先。”

“不知陛下准备抽调哪支舰队参战,又准备走哪条航线,如何发兵北美?”

李奕稍作沉吟,然后询问道。

“卿家对此事怎么看?”

李奕对于指挥海军作战只是一知半解,所以,他也就不强行给自己刷存在感了,而是准备征询相关人士的意见。

方海洋沉吟一阵,然后说道。

“回陛下的话,在微臣看来,我大唐或许可以从各大舰队中抽调精锐,组建一支大西洋特遣舰队,专门用于北美战事。”

李奕闻言,点头表示认可。

方海洋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就是我大唐若要征讨北美,大军航线应该是从南洋出发,经由马六甲,前往印度洋,再从好望角绕过,横穿大西洋前往美洲……”

李奕闻言,露出一个好奇的表情。

“那为什么不横穿太平洋,然后绕过南美洲前往北美呢?”

“这样不是更近吗?”

方海洋闻言,开口解释道。

“回陛下的话,之所以选择走印度洋,大西洋航线,而不是走太平洋航线。”

“一方面是因为太平洋要远比大西洋广阔。”

“太平洋最大宽度为小两万公里,而从大唐抵达南美,差不多走的就是最宽的这条航线。”

“而大西洋最窄的赤道航线,不过才2400公里。”

“横跨大西洋的难度,要远比穿越太平洋小。”

“二是因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沿岸比太平洋方便补给。”

“我大唐如今虽和夏威夷王国签署通商条款,但偌大的太平洋上,只有夏威夷这一个较大补给点,可以满足我舰队补给所需。”

“其他的补给点都实在太小,最多满足商船补给,没办法给我舰队补给。”

“所以,太平洋补给十分困难。”

“而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却是有着大量的补给点,且控制这些补给点的西方列强,大多都和我大唐签署有通商条约,我大唐舰队可以在他们的港口停靠补给。”

“三是,我大唐的舰队如果从印度洋,大西洋沿岸走,可以更快同其余国家的舰队汇合,大家好一同向北美用兵。”

李奕闻言,点头应许下来。

他明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太平洋实在太宽了。

随着技术进步,大唐的船用蒸汽轮机的性能越来越好。

大唐的钢铁战列舰的最高航行速度几乎达到了22节。

虽然不如一战二战时期战列舰的航行速度,但在这个时代却是已经足够冠盖全球。

当然了,舰队航行不可能全程使用最高速度。

否则的话,蒸汽轮机撑不住的。

一般的巡航速度,也就10节左右,和一战二战时期的商船差不多。

就按照10节来算,那一天就是240海里,一海里等于1.852公里,240海里也就是差不多450公里。

而大西洋赤道航线才2400公里宽,大唐的舰队如果从赤道航线走,五六天就能横穿大西洋。

哪怕中途蒸汽轮机需要休息,需要找地方补给,满打满算十天肯定是够的。

可太平洋呢?

那可是实实在在的19900公里,小20000公里宽,而赤道尼玛一圈才40000公里,一个太平洋占地球表面积三分之一,体积占全球海洋总体积的一半以上。

太平洋实在是太大了!

小20000公里的路程,如果算上中途补给休息所需的时间,想要横穿太平洋,差不多最少也得两个月。

在海上飘两个月看不到陆地,和飘十天看不到陆地,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

所以,为什么是欧洲人发现新大陆,而不是中国人?

原因就在这里。

大西洋可要比太平洋窄多了。

如果哥伦布是从亚洲出发的,累死他也不可能发现新大陆。

随后,众人又开始商讨起了用兵的具体细节。

包括特遣舰队的组成,司令员的人选,是否派遣陆军参战,以及筹备战略物资等各方面,都需要进行讨论。

……

结束议事,李奕便去休息了。

昨晚熬了一整夜,如今的他眼皮好似沾了胶水,实在困的不行。

待李奕一觉醒来,时间已经到了下午。

他简单吃了点午饭,便开始继续批阅奏章。

忽然,李奕看到了一个令他很感兴趣的东西。

佛山兵工厂向朝中汇报,他们成功研发出了可随步兵机动,并在进攻过程中进行火力压制的轻机枪。

如今,已经完成验证工作,开始着手量产。

最新一批产品已经被运往京城,李奕对此很感兴趣。

开口吩咐一旁的王忠道。

“王忠,替朕安排一下行程。”

“准备动身前往景山兵工厂视察。”

没错,佛山兵工厂做出的新型军火,在运抵京城后,便被送到了景山兵工厂。

当然,不是让景山兵工厂剽窃他们的设计的。

而是整个京城,只有景山兵工厂有一座试验场,李奕如果想要过目新型军械,就只能去景山兵工厂。

王忠闻言,当即点头表示明白,而后转身前去安排。

不多时,他便从外边返回来,来到李奕身边道。

“陛下,车子已经安排好了。”

“随时可以出发!”

李奕轻轻点头,然后说道。

“走吧!”

说话间,他从椅子上起身,迈步向外走去。

王忠亦步亦趋的跟随。

一行人出了圆明园,坐上车子,一路向京城郊外的景山兵工厂行去。

自从有了汽车,李奕要出行视察的步骤简略了许多。

不像以前,出行只能坐马车或者轿子,远不如汽车舒适便捷。

速度更是大大不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