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第150章 君臣默契(2/2)
如今想来实在太险,当年崇祯但凡碰陈圆圆一个指头,估计也会一世英名一朝丧。
崇祯先是拿出御史罗援兵的弹劾奏疏,现在更是直接捧出一堆来,还专门挑了几个如冒襄一般的小卡拉米来举例子,表示施凤来如今的处境已是岌岌可危,不论何方妖魔都跳出来攻击他。言下之意很简单,放眼四海能够保住他的除了崇祯皇帝之外,已再无第二人选。
同时也是隐隐的在威胁施凤来,如果不乖乖听话,崇祯可以随便用任何一本奏本轻松弄死他,而且还不会遭到任何人的反对。
因为作为“魏家阁臣”,施凤来施凤来到底是不是烟弹已经不重要,天下人都觉得他是阉党,全都恨不得他死。
而且崇祯言语中更是透露出对东林党人的不满,而施凤来虽然自认不是阉党,但也同样对东林党人并无好感。
在这一点上,施凤来与崇祯的观感是一样的,而且施凤来的身家富贵都系于崇祯一身,某种程度上来说,两人属于利益共同体。
崇祯这一番言论,正是符合了王安的合纵连横之策。
意图借助施凤来被公认为阉党的情况下,与施凤来达成默契,打压东林的同时,使自己的政令能够更加通畅。
不得不说,崇祯虽然从未被当作储君培养过,但是这学习能力的确不弱。
王安只是稍加指点,崇祯就已经学以致用了。
当然崇祯也并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就比如自诩“孤臣”的温体仁,但此时温体仁的咖位还比不上施凤来。
而且崇祯急于用人,慢慢等温体仁入阁,出现在崇祯视野还有的等。
而作为“阉党”的施凤来,与东林党有着天然的敌对,最重要的是跟魏忠贤一样名声都比较臭,用来推行一些比较容易招骂的政策,无疑是最佳的挡箭牌。
施凤来虽然是个“过度型”的内阁首辅,但是能在魏忠贤当权期间在内阁归然不动,本身智慧也不容小觑。
崇祯的这一番操作下来几乎是在赤裸裸的明示,施凤来又如何看不懂?
沉思片刻,施凤来跪地叩头道:“老臣替天下百姓,感谢陛下的恩德!”
君臣两人,立刻便在这一声马屁中结成某种默契。
施凤来如今的处境,不得不接过皇帝伸过来的橄榄枝。
的确如崇祯所言,施凤来如今已是四面楚歌,东林党虎视眈眈,恨不得搞死师傅来这个大阉党。
而诸如周延儒、温体仁之流也巴不得施凤来赶紧挂掉,好让出位置让自己上位。
所以与其说问题仍是孤臣,倒不如说如今的施凤来才是真正的孤臣。
而且崇祯拉拢施凤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团结那些,已经被打上了阉党标签的大臣。
崇祯要摊丁入亩,最大的敌人其实还不是宗室,也不是北方的地主,而是南方的士绅豪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