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神翻译和神助攻(1/2)

第350章 神翻译和神助攻

魏明就是靠两篇英文童话故事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的,自然明白一个好的英文译本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前世《三体》能够名扬海外,和刘宇昆的翻译也分不开关系。

一部作品要进行翻译通常有两种情况,像《三体》这种以中文为母语的译者。

还有就是像《狮子王》梅琳达这种,以目标语为母语的作者。

两种情况各有优势和侧重。

以中文为母语的译者更能理解原著的语言精妙之处、文化内涵、历史社会背景、作者风格和意图等等,更能把握原文的精髓。

但译文可能在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语感、修辞和当代性方面稍逊一筹,有时会显得有“翻译腔”,不够自然流畅,灵活性上可能不如目标语是母语的译者。

其译作有时在目标语市场可能面临更高的接受门槛,影响销量。

而以目标语为母语的译者,对目标语言的语感、习惯用法、文化背景和当代语音演变的掌握更精准,能确保译文读起来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有利于作品的海外市场推广和传播。

当然因为文化隔阂可能会对原著产生一些误解和简化,无法原汁原味地把原作推向海外。

最理想的模式应该是由一位精通中文的外国翻译家和一位精通目标语的中国翻译家合作。

或者是在两国都有丰富生活经历的华裔双语者来翻译,刘宇昆其实就属于这种。

而夏老提出的杨宪益和戴乃迭就是这样的翻译黄金组合。

杨宪益先生是中国人,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他的妻子戴乃迭是英国人,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时候认识了杨宪益,并随他回到中国定居生活。

自19世纪末以来,与外文中译的繁盛景观形成鲜明对比,中文外译一直就显得势单力薄。

在梁实秋先生的建议下,两夫妻专门从事将中国经典翻译成英文的工作。

看看他们的作品就知道两人的段位了。

《老残游记》、《离骚》、《长生殿》、《儒林外史》、《关汉卿杂剧选》、《聊斋故事选》、歌剧《白毛女》、话剧《屈原》,以及包括《中国小说史略》、《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在内的多部鲁迅作品。

哦,最近他们夫妻历时数年完成的《红楼梦》英文译本也正式出版了。

这可以说是《红楼梦》英文译本里最经典,影响力最大的两个译本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版的《红楼梦》英文译本。

可以说他们夫妻翻译的作品除了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近现代的只有鲁迅作品。

能请动这两位翻译魏明的《人间正道是沧桑》,魏明相信,如果不是自己前面搞出的那些事情,在国内外有如此大的声望,外文出版社肯定不会这么上心,把这两位请了出来。

以他们二位的年纪,怕不是翻译完这个大部头就得退休啊。

魏明对夏老表示了感谢,他还有工作要忙,秘书带着魏明出去见了一下这次带队的版权局副局长刘杲。

他今年50岁了,年富力强,后来直接参与了中国著作权法体系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的进程。

刘副局长跟魏明握了握手,得知魏明被麦克米伦出版社邀请去法兰克福,他非常感慨。

“其实这种邀请作家亲自去书展阐释自己作品的方式很有必要,之前我也参加过几次法兰克福书展,很多国外作家都会亲至,并受到热捧,只不过出国一趟的开销太大了,我们承受不起。”

像魏明他这次出国的开销都是自己垫付,然后麦克米伦出版社报销。

“那这次一共多少人啊?”魏明问。

“包括你的话是八个人,”王副局长道,“版权局一个,图书贸易公司一个,外文局两个,其余就是几家大型出版社的代表了,我们要先去香港,那里还有三联书店和国际书店的两位同志,一共十个人。”

魏明纠正:“11个,我妹也去,她也有一本书在国外出版。”

王副局长:“啊!?”

11人的规模真不算大,国外都是各家出版社各自为政,一个小国可能会有多家出版社出席,一个出版社就是几个人。

和中国的人口以及图书数量相比,十个人显然是不够用的,而且缺席了非常重要的作家。

希望这次自己去这一趟能多卖一些版权,说不定能促使文化部明年多带一些作家出去。

王副局长对魏明也是抱以厚望的,听说他交往过英国女朋友,英文说得好,还省下了翻译的麻烦,可以直接向国外出版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关键他有过作品出海的成功经历,mr.why在国外已经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了。

不过对于自己的那些严肃文学小说能否成功出海,魏明也确实心里没底。

梅琳达就在麦克米伦,麦克米伦不可能不知道mr.why在中国有多部知名度极高的严肃文学作品,但他们从没有表现出过对这些作品的兴趣。

接下来魏明又跑了一趟外文局的外文出版社,想要拜访一下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接下来要合作,少不了要经常联系。

到了外文出版社,魏明首先找到了叶君健先生,魏明看的《安徒生童话》就是他翻译的,两人在作协的一些活动上见过。

叶老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翻译家,也是长期从事对外宣传工作的宣传家,还担任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

《中国文学》这部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份面向西方读者,翻译介绍中国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国家级大型对外文学刊物就是他筹备创建的。

他是外文出版社的定海神针,这次外文局两个出国名额里就有他一个。

而且叶老还参与了伟人诗词的英译工作,联合钱钟书和英国专家历时十年完成了37首诗词的翻译,包括伟人诗里的那句“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是他翻译的。

只不过翻译的英文太长,作为《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英文书名不太合适,老头带魏明去找杨宪益夫妇的时候还在讨论这本书的英文译名。

然后到了杨家,魏明都没来得及跟两位翻译大家寒暄,就眼睁睁看着两个中国老头,一个英国老太就书名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他们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语速还挺快,而且经常从一个问题突兀地转移到另一个问题上。

魏明虽然能插上嘴,但跟不上他们的节奏,看到厨房里有食材,干脆给他们做了顿午饭。

直到开饭,两位主人才意识到冷落了魏明这位客人,连忙道歉。

魏明表示:“大家也都是为了我这部小说的翻译,我开心还来不及呢,翻译工作我不懂,如果有什么关于小说内容的疑惑两位尽快找我,等会儿我把电话和家庭住址留给二位。”

“那小魏你有没有创作笔记啊?”杨宪益先生我呢。

“有的,好几个本子,明天我给您送来。”

“好好好。”

接着戴乃迭又对魏明的厨艺表示了肯定,对于英国人,这就是佳肴!

饭后,叶老陪魏明下楼的时候,魏明还是问了一句:“我看两位先生的身体似乎不太好,这种规模的翻译工作会不会对他们不太友好啊?”

叶老和杨老年龄相仿,戴乃迭要年轻一些,但这对夫妻看着状态可没叶老好。

叶君健叹息:“不是身体不好,是精神不好,前两年他们的儿子自杀去世了。”

“啊!?”

然后叶老讲了一下在那个荒唐年代发生的荒唐事。

就因为戴乃迭是英国人,这对夫妻被扣上了“特务”的帽子,双双收监,无人照顾的一子两女也跟着遭罪,尤其是儿子,经过那十年的折磨最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也就是疯了。

尽管两人夫妻把他送到英国治疗,但最终人还是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肯定难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