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商务版本的「小鹿」(1/2)
第617章 商务版本的“小鹿”
关於“机核炼化”异状的事情,短暂的在研究院引起了一点波澜。
甚至引起了掌舵人的亲自关注。
但也仅仅一两天的时间,这件事仿佛就又从那位的“精力清单”中剔除了,没再过问过。
不过针对“机核炼化”的应对,没有因此停止。
首先就是“半导体板块”启动了供应链预备方案,新供应商开始掺杂供给,並且增加了原料储备量,来应对可能再度出现的波动。
而另一方面,研究院也正式开始论证重新组建化工力量的可行性。
隨著產业板块越来越多,各个生產环节需要的化工支持不在少数,供应链永远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但小部分特別高精尖的,指標要求严苛的,总是很麻烦。
若是有自己的化工,將研究院强大的技术实力融入进去,对各个板块都有辅佐作用,超量的高品质原料也可以售卖市场。
选址吗,自然就不会放在机械未来城了,要么东阳老开发区,要么周边县市看哪里愿意批,反正不会太远。
这件事由“废人”唐晓峰牵头,联合相关需求部门、建设部、和“草莓·孙婷”、“风信子·杨天天”这样的π组织化学天才一起规划。
而翟达本人,则恢復了日常的工作。
国庆后事情不少,最主要的突破性进展还是“汽车超级工厂”彻底完成了试生產阶段,开始以理论產能的30%开始爆兵。
每天都有数百辆出厂,成品一次合格率达到了98.9%,超过业界平均水准四个百分点左右,作为一个新建工厂、新建团队,是非常高的数据。
这里面【地球守护者·量產首发】作用不小,当然翟达对整个超级工厂规划足够合理,生產流程足够完善也有关係。
这也意味著,他们是时候,也必须开始批量交付了。
毕竟產能只会越来越高,当產能拉满至30万辆/年时,意味著每天都有800辆车出厂...而三十万並不会是汽车事业部的极限。
目前欧洲的订单已经淤堵至4万辆左右,更是有无数代理商挥舞著钞票,赶紧弄过去,不然“超级工厂”要变成“超级停车场”了。
这方面翟达自然早有规划,不至於突然手忙脚乱,中国汽车出海,是十二五规划中的单独一笔,无论报关还是手续,都有诸多支持。
经由工信部介绍对接,泱企“招商轮船”协调由滚装船从连市港上船运输至欧洲,综合费用大概800美元一辆,时效性为35-40天。
初次装载5000辆,时间定在了十月底,这將是中国品牌汽车,第一次大规模出征欧洲。
许多人都在等待这次出征的结果。
从国家层面,到散装省班子,从那些有意进入汽车產业的新势力,到横眉冷对的老牌合资企业。
是一炮而红,直接跨越数个阶段,直接在海外创造神话。
还是一地鸡毛,再次证明中国人造不出好车,不配玩这个產业。
很可能將会影响未来十年的汽车產业....继而影响產业升级的成果与信心。
而翟达表示:慌鸡脖毛!
那边欧洲环保少女热情到浑身发烫!我有无数野生销售,飞龙骑脸怎么输?
“对了,环保旗继续打起来,green·grow』基金会又该发了,如果每个经销商门口都有环保人士助阵,主打一个情绪价值。”
会议室內,李海莉点点头:“我只怕到时候那帮年轻人...助阵的方式又跑偏了。”
她有时候查阅环保活动资质的反馈。
都会有一种自己正在搞“国际银业”的错觉。
当初运去参加巴黎车展的样车,並没有再费劲运回来,而是在“代理商预备役”中挑选了一家,弄个了固定展位。
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出於友善和宣传考虑,搞了个饮料机和冰淇淋机。
如果有看车的,或者环保组织来声援,就给他们提供一些冰淇淋和饮料...国內卖车小技巧了,不了几个钱,都是便宜货。
於是变成了一个打卡景点,每天围的水泄不通。
近来发展成了“环保少女助阵,看车可以摸扔子”的奇怪习俗。
並不是每个环保活动都这么抽象,但研究院当初“环保宣发”的楼,从第二层就歪了,一直歪到现在快竣工了也没扭回来。
翟达打了个响指,笑道:“老欧洲自有国情,我们就別瞎操心了,另外,首批交付的车主,仪式感也要给足,抽奖、砸金蛋、鲜、人车合影..义乌可以订购一批熊猫靠枕,让他们开到哪里,都记得这是一辆中国车。”
李海莉点点头:“我们需要请代言人么?比如些欧洲明星?”
翟达摇摇头:“时代变了,我们是產品力说话,又没有竞品请什么代言人?不过非要搞的话..”
翟达整理了一下衣领:“我觉得乾脆我上。”
在他想来,如后世那般,企业负责人才是最好的產品经理+代言人。
结果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直接反对+反对。
“这绝对不行。”
“翟总,这可使不得!”
“翟总,万万不可啊!”
翟达:—
嘴皮子磨了半天:“我不收钱的.”
李海莉摇头道:“不是钱的问题...即便我们在海外市场做了诸多准备,但也不是万无一失,这毕竟是开天闢地头一遭的事情.”
“就是就是,万一出了问题,平白拖累您的个人形象,况且....您代言也没什么推动作用..”
“至少要等局势稳定后再说。”
翟达翻了个白眼:“吧,那下个议题.”
你们损失了使用我帅气照片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