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太快 太近(2/2)
“小飞侠...是太快了,还是太近了...”
东阳。
机械核心研究院和乌托邦集团,双双上榜的消息,短短半天时间就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关注这个的可不只是自家员工,整个东阳都与有荣焉。
不,甚至整个散装省都乐了一下。
从总量上,新崛起的两家公司不至於给全散装省带来太大跃升,但“明星企业”的声望,终究能够提振士气,给大家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以前看数据同样给力,只是少了点“知名企业”,绝大部分人压根没听过什么“沙钢”、“中天”、什么“新长江”。
和普通人聊天:我们沙钢挺厉害的。
普通人:什么鸡脖玩意,我只听过沙雕。
这几年不一样了。
谁要是不知道“机械核心研究院”,基本可以关进“精神病院”了。
尤其是民营企业前30席中,散装省占据了13席,你就说这是什么含金量吧。
进一步巩固了“民营经济大本营”的地位。
现代经济体系,“预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標。
若大家都对未来充满希望,认为生活会越来越好,挣钱会越来越多,就会更敢投资和消费,即便经济基本数据一般,也能营造出一种增长。
相反,若大家都觉得日子只会越来越紧,看衰市场和发展,那即便基本盘兼顾,也得开始崩。
几年时间,两家民营企业崛起到如此程度,无疑刺激了许多人,呼唤著他们加入这个风起永咏的大时代。
研究院和乌托邦两大体系,均给所有员工发了个大红包,无论工厂还是总部,无论客服还是保洁,都有一个月税前工资的数额作为奖金(高管除外)。
其实排名多多少少早就感觉出来了,尤其是研究院,毕竟是断崖式领先。
纯属找个藉口给大家发发福利。
名单公布的第二天,翟达就接到了两份活动邀请。
一份来自於“中企联合会”的邀请,希望他能去参加年底的一场大型活动,毕竟拿了这么高的排名,地点在蓉城。
另一份则和今年进军汽车產业有关,来自“中汽协会”,同样是年底的大型活动,地点在沪上。
两边的时间很近但不衝突,就连名字都很接近。
翟达略微犹豫,在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另一边婉拒了。
虽然都是以社交为主的活动,但前者包含的成分实在太过复杂,在翟达看来无效社交比较多。
相反后者,与研究院短期內的发展路径有关,可能会產生一些实际用途。
当企业做到一定级別,社交所能带来的“益处”不能说没有,但比重会越来越低,精力要有取捨。
相对应的,翟达將“中企联合会”的出席任务,交给了吴越,让他代表乌托邦集团和自己去。
万一要领个奖啥的,让吴越上台得了。
蔚蓝之眼,办公室內。
吴越听完翟达的交代,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我会带人去一趟,蓉城么...我还是第一次去,不知道有什么特產。”
“有林心茹。”
吴越:?
林心茹不是台岛人么?
吴越倒也没纠结,他能分辨出翟达哪句话是“鬼扯”,当然大部分时候依旧会让他无语。
“对了,《铸剑》在哈城开机了,你应该挺在意的,和你说一声。”
翟达眼睛一亮:“终於开拍了,我还以为要等到开春呢。”
这部电视剧从立项投资至今,已经过去了四个月,摄製组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直到万无一失才开机。
计划中,將分別在“哈城”、“东阳”、“甘省”,三个地方,也对应了主角故事的人生轨跡,“哈城”自不用说,还是需要冰天雪地突出地域风格,选在冬季倒也正常。
估计那边已经下了第一场雪。
两人又浅聊了一阵工作,约定下周各自在研究院、乌托邦召开高管会议,高兴一周也该收心了,以免大家过於自满。
吴越也就准备离开了。
不过推开办公室门前,翟达突然叫住了吴越:“数三哥?”
吴越回头。
翟达扬了扬手中的可乐,微笑道:“成绩斐然,表扬一下。”
虽然他给乌托邦集团指明了许多方向,但方向对不代表一定做得好,同样的领域又不是只有一家企业。
在翟达基本没有分摊精力的情况下,乌托邦集团能够发展如此顺利。
真的很难得。
吴越笑了笑,而后摆摆手离开。
“你才是,算你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