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真能赚这么多外汇,让他给苏文宸供(1/2)
会议室里的人流很快散去,只留下淡淡的烟味和文件翻动的声音。
苏文宸定了定神,看向坐在上首的国家计委的李振林主任。
李振林没有立刻说话,只是拿起他桌上那份《特区农业现代化配套引进方案》。
“十五个亿,小苏同志,你刚才在会上说的数字,震动可不小啊。”
“这数字你有多大把握?”
苏文宸瞬间明白了单独留下的原因。
财帛动人心,更何况是天文数字的外汇。
领导需要绝对确认,这不仅关乎特区项目的落地,更关乎国家层面的外汇预期和谈判底气。
他立刻坐直身体,语气沉稳但坚定:“李主任,数字是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初步推算的数据。”
“美国目前农业部公布的,就拥有超过500万公顷受不同程度盐碱影响的耕地,其中亟需治理的规模巨大。
“特别是其加州的中央谷地,主要都是以种植高价值的葡萄,柑橘,杏仁这类经济作物为主,我打听过,他们的毛利润每公顷可达到2000美元到3500美元的程度。”
“因为利润很高,所以种植非常频繁,迭加肥料的使用量也非常足,那边也是土地退化也是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笃定。
“至于定价选择的100到300美元区间,是考虑到平衡国际市场竞争力和我们自身利润空间的保守估算。”
“定价权在我们,成本核心在我们菌群技术,几乎没有多少成本,只要能打开市场,哪怕第一年只覆盖其需求的10%,也有数亿美元的潜力。”
“而且只要我们在美国那边做出样板,欧洲那边的其他国家我们自然也可以去谈。
“其实不光我们,全世界几乎大部分国家,其实都有一定程度的盐碱地困扰。”
“并且欧洲那边也不如美国地广人稀,所以对他们来说对于土地退化的治理,需求也要更大一些,至于到时候的治理价格,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友好程度决定。”
“所以后续我们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主要也是国际上都没有能跟我们相比同品类竞争。”
苏文宸这边还是特意隐去了罗纳德作为潜在推手,还有涉及对方选票政治的因素。
因为他也不确定领导知不知道。
而李振林听到苏文宸这番话,却已经被震惊不已了。
“这么说,后续一年还可能不止15亿美元?”
苏文宸立刻肯定道。
“如果全球市场都算上,每年百亿肯定是有的。”
“不过领导我说的是市场潜力,我们现阶段是不可能供应这么多治碱肥的,我们也没有那么多产能。”
“这也是我们要建规模化饲料厂的原因,只有饲料规模化,才能供得上数量日益增多的治碱兔。”
听到苏文宸这话,李振林立刻点点头。
“这么看,这个饲料工程还真是迫在眉睫啊!”
“对了,你们规模扩大之后,会不会有泄露的风险?”
苏文宸立刻保证道。
“李主任,我们目前其实已经开始着手,对治碱兔包括月华兔在内的种源,全部都进行控制了。”
“目前的种兔全部都是集中在单独的种兔养殖场。”
“而其他治碱兔,目前我们全部都是会在四个月左右,就开始对其进行绝育手术。”
“一个是防止种源外泄,另一个就是绝育过后的兔子,寿命会大幅度增加。”
“目前的兔粪是我们治碱肥的主要原材料,所以寿命长的治碱兔,对我们也要更加有利。”
“根据我们目前观察,绝育过后的兔群,食欲和粪便产出量还会相对增加。”
听到苏文宸这话,李振林眼中的疑虑明显消退了大半。
话锋一转,语重心长的对苏文宸说道。
“小苏,你也别嫌我唠叨,我跟你说句实在话,现在你们的治碱肥料,由不得我们不看重啊!”
“你知道我们去年的外汇额度是多少吗?”
“全国出口总额才是二十八亿美元!”
“马上过完年还要偿还苏联的当年的技术贷款一个多亿的尾息。”
“然后大部分还要用来引进名单上的这些设备,也不知道够不够!”
“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又确认一遍了吧!”
“目前咱们国内,比较抢眼的创汇项目,以前就只有你们的月华兔。”
“不过这种高端毛皮,咱们又不能无限量扩产。”
“所以你们的治碱兔。就是接下来我们最重要,最不可替代的创汇项目。”
“你明白吗?”
对李振林来说,如果治碱肥后续的出口,真能达到苏文宸计算的外汇额。
在他眼里绝对是外汇项目的扛把子了。
只是一个美国一年就十几亿,那加上欧洲各国不得百亿了。
这直接给现在外汇总额翻了两倍啊!
他们计委虽然是全国的大管家,可是也从来没过过这么富裕的日子啊!
真能赚这么多外汇,让他给苏文宸供起来都行。
苏文宸听到这话,立刻肃然回答道。
“我明白,李主任!我们特区一定不负重托,加快完善治碱兔养殖规模。”
“争取早日,为我们国家赚取足够的外汇收入。”
李振林满意的点点头。
“对了,提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为了激发各地方企业创汇的热情。”
“等过完春节开始,所有创汇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商品,我们财政会相应补贴1.08元。”
说完语气带点感叹道。
“前些年,自从和苏联有磨擦开始之后,咱们被两边限制,稍微好点的东西都引进不了。”
“所以对美元还没有现在紧缺。”
“现在美国那边松了口,虽然只是松绑了一部分领域。”
“但是也足够让我们流口水了。”
“所以咱们得抓着这个窗口期,能引进多少就引进多少啊。”
对于李振林来说,他显然心里也是做好了,美国随时翻脸再次封锁的准备。
苏文宸听到这话,却眼前一亮。
虽然一美元换一块钱,按照汇率来算是亏了的。
但这比以前可强多了,以前可是都没补贴的。
这政策对苏文宸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了。
因为后续随着治碱肥出口越来越多,他们特区每年也会带来海量的资金。
这样就有钱用来扩大生产,从而一点点带动特区整体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