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巅峰之后的滑落(2/2)

相比《碟中谍1》,《碟中谍2》的场面更加火爆和刺激!

相比在商业上的成功,《碟中谍2》的口碑,就要逊色多了:

《洛杉矶时报》:“我们千万不要用观看《碟中谍1》的心情来期待这部《碟中谍2》,《碟中谍1》是充满悬念,但这部《碟中谍2》充其量只是一部包装精致的娱乐片;”

“欣赏《碟中谍2》的时候,不要指望受教育、被感动,毕竟,它只是部商品气息浓重的续集作品。刨去不扎实的剧本底子,《碟中谍2》剩下的只有汤姆的偶像魅力与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了;”

“《碟中谍2》中没有了吴宇森《喋血双雄》中英雄惜英雄的惺惺,更没有了《变脸》中伦理和生命的困惑,缺乏情节铺垫的暴力美学成了一种模式,疲态尽显!”

《巴尔的摩太阳报》:“这部《碟中谍2》电影的卖点全是间谍片和打斗片玩滥了的,导演吴宇森只是进行了再加工和一些拼贴工作,在导演‘裁剪’的这些卖点中,既有别人的也有他自己的。”

《今日美国》:“《碟中谍2》是一部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电影,其节奏之快足以掩盖其不可能性,甚至它还包含一些你所见过的最富有想象力的动作场面在其中。”

《洛杉矶时报》:“《碟中谍2》的节奏快、有趣,作为一部暑期档的爆米花电影,它是成功的,但相比导演吴宇森的前几部好莱坞作品,《碟中谍2》也只剩下了耍帅的动作!”

影评人普遍对于《碟中谍2》的评价不高,主要是与导演吴宇森执导的《断箭》以及《变脸》相比,故事性和情感表达,相差太多;

《变脸》中尼古拉斯·凯奇和约翰·特拉沃尔塔的精彩对决,实在是太让人记忆深刻了。

《碟中谍2》不仅与前作没有形成良好的承上启下关系,只是重复第一部的套路,缺乏创新性不说,情节简单,有着太多的逻辑不通,剧情紊乱;

另外,就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女主角只是个工具人而已,人物刻画生硬,女主角和男主角的感情刻画几乎没有,显得非常突兀,全篇的重点都集中在男主角汤姆·克鲁斯一人身上,其余的所有角色都非常单薄;

最后,就是导演吴宇森的个人风格争议了,导演吴宇森再次带来的白鸽和慢镜头等元素,被大部分观众诟病,认为这些元素破坏了影片的整体感,让观众看来显得有些过于文艺和夸张,破坏了影片的紧张节奏和真实感,让影片在风格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从吴宇森的第一部好莱坞作品《终极标靶》开始,到接下来的《断箭》以及《变脸》,以及目前的《碟中谍2》;

白色鸽子,慢镜头枪战这些元素是一个不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到第四次,观众们如何能容忍?

很明显,《变脸》在成就了吴宇森的动作片巅峰之后,《碟中谍2》就是他的下滑了;

虽然《碟中谍》系列主要是汤姆·克鲁斯主导,但吴宇森作为导演,肯定也要承担差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