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中秋(1/2)
第345章 中秋
第二天就是中秋节。
上午,许临便提了一盒月饼去郁歆妍家里。
中秋节这天,即便是忙碌的郁建华也赋閒在家了。
郁歆妍下楼接许临。
等许临来到了她家里,只见两老都在客厅这里。
“叔,阿姨,好久不见!”
“这是我给你们的月饼。”
许临把月饼放在茶几上面。
林雅静便笑著说:“许临有心了。”
接著她又道:“嗑瓜子吗?”
林雅静刚才是在嗑瓜子,看放在一张a4纸上的瓜子壳,想来也嗑了挺久了。
至於郁建华,正在看一本杂誌。
“叔,在看什么?”
“《求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
郁建华把杂誌的封面给许临看。
“这杂誌我是略有耳闻,之前我写论文的时候,偶然了解过。”
许临调侃道:“说,你有发表过?”
“嘿,我哪能发表呢?境界还不到。”
《求是》是国內的最顶级的期刊,没有之一,不是体制內的人,估计都不一定知道这个杂誌,另外对很多大学生研究生来说,这杂誌也很遥远,很多人压根没听说过。
因为这是国內的基层干部们才有资格发表正式文章的杂誌,比如上面有个基层专栏,有多基层?
像郁建华这种普通人眼里高不可攀的大官,放在《求是》上面就是基层,毕竟这基层是相对於最上面那些大佬们来说,而不是刚考公进来的基层。
许临能发世界四大期刊,也发不了《求是》,因为他不是体制內的人。
而且,退一步说,他虽然文笔好,但思想境界,他完全达不到《求是》的水平,所以给他发表,他也发表不了。
大佬们都得排队呢。
“叔,弄不好以后能写一篇上去呢,其实我观察过歷史上那些猛人,他到了那个位置,思想境界自然就会提升,所以我看好你。”
“你小子,叔就不想那么远的事情了。”
郁建华不以为意,他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基本上也到头了,虽说现在还算年轻,但更远的路,他没想太多,他权力这一块的欲望並不大,没有殫精竭虑都想衝上去的想法。
这时郁歆妍问许临:“许临,今晚一起吃饭吗?”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对了,差点忘了,我妈还说要不我们两家人今晚一起吃饭。”
许临这边三个人,郁歆妍他们也是三个人。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人多一点自然更热闹。
再说两家人加起来也才六个人而已。
郁建华便问:“你爸回来了?”
“没有,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那今晚我们两家人一起吃饭吧,去酒楼订个包厢,正好人多热闹。”林雅静提议道。
许临:“我也是这么想的。”
“那就找一家酒楼吧。”郁建华点点头。
今天这大半天,许临都是待在他们家里。
许临在这里很隨意,脱了鞋子,就一个葛优躺躺在沙发上,郁建华他们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和许临的身份无关。
要知道,许临在这里,相当於郁建华的半个儿子。
“吃月饼!”
郁歆妍开了一个蛋黄月饼,切成了四块,不过蛋黄是一整个都挑出来了。
现在市面上的月饼里胡哨的,什么月饼都有,种类数不胜数。
而许临颇为纯粹,他就吃蛋黄月饼,尤其里面的蛋黄。
郁歆妍捏著蛋黄送到许临嘴里。
“谢了。”
许临一口咬住蛋黄,吃的津津有味。
看到许临和女儿的互动,林雅静忽然想到了什么,便说:“妍妍准备考研深造,许临你知道吗?”
“这个我是知道的。”
“她想读的专业是航空航天,你觉得她后面应该报哪所院校?”
“这个专业的顶尖梯队就是京都航大,以及西北工大,后面这个太远了,不用考虑,所以去京城最好。”
“但京城也好远。”郁歆妍抿了抿嘴。
其实她这里说的远,就是和许临距离远,许临的大本营在江都,现在两人都在江都,见面都少,更別说是在京城了。
“不然江都又没有这个专业的强势院校。”
许临表示,去京都就行了。
虽说现在郁歆妍是大三上学期,但其实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后的今天就是大四了,到时候学校都没什么课了,也就是说,还有一年多,许临他们就大学毕业了。
郁建华放下杂誌,好奇道:“许临,这个专业,以后前景怎么样?”
“前景是普通人家考虑的,也就是所谓的容不容易就业,好不好就业,工资水平高不高等等,但对你们家来说,这种前景也不需要考虑,爱好和梦想的成分更大。”
中產家庭以下,包括中產家庭,才需要考虑这种现实的问题。
郁建华这个当大官的,压根不用考虑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世界就这么现实。
再说,郁歆妍確实是爱好和梦想的成分更大。
许临的话一出,郁建华两口子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以后从事这个领域,会不会很辛苦?”林雅静忍不住道。
“辛苦是有一点的,但是,妍妍这种层次的学生,以后会有很多选择,所以不用担心。”
许临保持乐观。
世界很多时候都是很现实的,孩子辛苦不辛苦,和爹妈脱不了关係,只要爹妈厉害,孩子就不辛苦,但要是爹妈是普通人,孩子如果还有点追求的情况下,那这辈子就是大概率劳碌命。
显然郁歆妍不会是劳碌命。
而且,她除了有爹妈兜底,还有许临兜底。
林雅静边嗑瓜子边说:“其实我还想妍妍当大学老师的,但她没这个想法。”
在林雅静看来,大学老师的时间比较自由,工作体面,学校没有强制的上很多课的要求,比如高中老师,那必然是难受的,尤其高三老师,大学老师在老师这个职业里面,可谓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再有就是,大学老师也不想体制內或者私企里面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总之,在林雅静这里,大学老师能有无数个优点。
事实其实也差不多这样。
郁歆妍这时就说:“我不想当大学老师,而且,我大学还没毕业过几年再说以后做什么也不迟。”
郁歆妍的想法是,以后许临经常在哪个地方待,她就在哪个地方工作。
她的想法歷来就很纯粹,以许临为导向。
“许临你呢?以后要研究一些什么?”
郁建华表示挺好奇的。
“我以后做那些事情,说出来都比较遥远。”
现在许临已经跟华夏绑定,基本上他以后做什么,会深刻影响这个国家乃至文明的走向。
说出来都有点假大空了。
但许临走的太远了,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比如郁歆妍要学航空航天,以后这个领域,发展会更恐怖。
科技发展有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它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未来某一天突然就大爆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