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火耗归公(2/2)
实际上,即便赵时用硬着头皮不知轻重地问了,高时明也能坦然应对。他不算清,但足够精。如果司礼监最顶层的那些太监有人靠着这个空隙捞了油水,他兴许会跟着同流合污一下,但既然一个也没有,那他也就不在乎这点儿蝇头小利了。
高时明收回心念,准备继续同沈光祚商议政策细节。但在他开口之前,心念电转的赵时用又抛了一个问题出来:“高公公,恕我再冒昧一问。贵行现今发行的最小面额的银票都是一两的吗?”
高时明真是不想再搭理赵时用了,略有些不耐烦地说:“是啊。最小的面额就是一两。”高时明看见汪应蛟和沈光祚的脸上同样带着好奇,略一顿后,又多说了两句:“另外,还有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二百两,我柜面上的就这七种。据说还有缂织了金丝银线的五百两和一千两,但我至今也没见过这等巨票。”
“最小的面额都是一两.”赵时用问道,“那寻常百姓,又如何能用这银票来缴税呢?”
“怎么缴税?呵!”高时明似乎没太理解赵时用的意思,也或许是彻底不耐烦了。“还能怎么缴税?把现银兑换成银票之后交给收税的人不就是了?”说着,高时明又看了看汪应蛟和沈光祚。心说这家伙这么喧宾夺主,你们不打算管管的吗?
沈光祚也是客,当然不会没有开腔,身为主事人的汪应蛟也是若有所思地愣在那里。
“不是。”赵时用摆摆手,“高公公,您没明白我的意思。你们银行开出的银票,最低也是一两。而一个成年男丁,每年的应缴的丁银,也不过四五钱白银。摊到每个月,也就几分银子。百姓要如何才能缴完这几钱几分的丁银呢?总不能让百姓凑足一两银票去缴几分的税,然后再让官府找零吧?”
高时明闻言一怔,下意识地顺着这个问题想了想,但他很快他便意识到,这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事情。他转头看向沈光祚,将问题抛了过去:“沈大赞府,赵给谏说的这个事,您怎么看?”
沈光祚侧过头,看着赵时用,问道:“赵给谏,你应该没有在京里缴过丁银吧?”
赵时用理所应当地说:“我有功名,缴什么丁银。”
丁银,又称丁徭银、丁役银、徭里银。其本质,就是货币化后的徭役,是官府征收的用以取代徭役的税收,理论上,男丁只需缴纳丁银便不需再服徭役。而赵时用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本来就不服徭役,自然也就无需缴纳丁银。
沈光祚拿起茶盏,喝了一口,缓缓说道:“所以你应该不知道,京里的丁银大多是由各坊厢的‘行头’‘柜头’先行揽纳,凑足整数后,再统一解缴至顺天府署的。”
“也就是说,”赵时用反应倒是快,一下子就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键,“顺天府署并不直接向一般百姓征收丁银。而是从这些包税的‘行头’‘柜头’那里征收丁银。就算银税改成了票税,也是他们去银行那里兑换银票,然后再用这些银票缴税?”
沈光祚默默地点了点头,又把茶盏放了回去。
“那火耗呢?”赵时用沉默片刻,又向沈光祚追问了一个问题:“这些‘行头’‘柜头’包揽税银,不必肯自担火耗。他们定然会将兑换银票所产生的火耗,转嫁到百姓头上吧?”
“赵给谏啊,”沈光祚疲惫一笑,眼里却掠过一缕精明。“即便不倒银行这一手,火耗也是要收的啊。顺天府向揽头们征收税款时,会加收一定的‘解耗’,而揽头们向下摊派收取时,便会相应地加上一层‘收耗’.”
沈光祚望着赵时用,等了一下。赵时用也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若有所思地说:“解耗、收耗.兑耗!这就相当于是说,从此以后,这收税时产生的火耗,便从顺天府衙的手里,转到了.银行那里?”他下意识地看向高时明。
沈光祚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点了点头:“是啊.”
如果非要探究沈光祚反对税收改票政策的“私心”那便是在这儿了。即便只算京城一地,在籍需纳丁税的成年男丁便超过了十万。也就是说,如果按每年每丁五钱银子算,光是岁入的丁银一项便可达五万两之巨。
即便其中的大部需上缴国库,顺天府衙历来能凭借征收过程中的火耗羡余,获得数千两的额外收入,用以支撑衙门开销。如果银行要在中间收走火耗,那么顺天府这部分半灰色的收入也就没了。
沈光祚他不由得面带愁容,望向上首的汪应蛟。汪应蛟会意地点了点头,目光转向高时明,开口道:“高公公。”
高时明微微眯起眼睛,侧身恭敬应道:“汪部堂有何指教?”
“方才赵给谏所虑之事,”汪应蛟摆手朝赵时用的方向示意了一下:“我和延甫其实也议过了。”
“汪部堂说的,是顺天府的火耗收入因为改征银票而转归银行?”高时明暗笑了一声,但也没怎么装糊涂。
“没错。”汪应蛟点了点头,“我们想知道银行那边对此作何想法?”
“汪部堂,沈府尹。”高时明脸上那程式化的笑容稍稍收敛了些,“火耗嘛,本来就是熔铸白银的时候产生的损耗,收取火耗也为了弥补这一损耗。如今,顺天府直接收到了无须熔铸就能直接上缴、使用的银票,自然也就不再需要承担这份损耗,也就不该再收取这份火耗了。”
汪应蛟眉头微皱,但仍旧笑着:“高公公。咱们明人就不说暗话了。火耗之名,虽缘起于熔铸损耗,但相沿日久,已然成府署的一项重要收入。顺天府署的日常用度,乃至一些临时的祭葬、抚恤,就比如前些日子原御马监掌印太监商公经颖的九坛祭,都是靠着包括火耗在内的各项陋规支撑着的。如果少了这部分收入,顺天府又该从哪里找钱来支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