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1900年的大兴土木(2/2)

现在大楚帝国的当务之急,是全面消化新占领区,稳定并重建新秩序,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统一后的苏门达腊岛上,贯穿全岛的三条公路干线和一条铁路干线,动员了总计达13.4万土著劳工参与修建。

历时7个多月,已经完成了大量土石方工程,在荒山密林中修路架桥,呈现出火热的建设势头。

主要建设的是原荷占区,将与苏门答腊岛西北部大楚帝国早已修建的公路和铁路干线连接起来,形成贯穿全岛的陆路交通大动脉。

经过7个多月的紧张建设,陆地部分已完成近六成的工程量,预计在明年中旬,能够基本贯通几大公路和铁路干线。

其中的建设难点

在于横跨大江大河的桥梁,跨度超过300米的桥梁就要建设七座,历时2~4年不等。

在此期间

基本上用轮渡解决两岸通行问题,这也是最可行的办法。

与此同时,对占领区城市,码头,矿山,乡镇道路的建设也在同步进行。

从苏门答腊岛至爪哇岛,合计有两三百万的土著劳工挥汗如雨的奋战在建设工地上,掀起了大建设的热潮。

荷兰殖民者历年来积欠的基础建设欠账,在大楚帝国手中正迅速改变,无数的道路延伸向四方,数以百计的桥梁在大兴土木。

十几座城市重建,还有大量的农田沟渠,水库及其他基本设施建设,在数千上万名殖民官员和惩戒总署官吏督导下,正有条不紊的推进。

这其中展现的是大楚帝国三十几年来发展的深厚底蕴,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惊人的财力,迅速改变占领区的面貌。

在大楚帝国皇帝颁布旨意,将7座岛屿列为本土之后

对加里曼丹岛和香格里拉岛(注;原几内亚岛)深入的建设,也都列入了议事日程。

超大型工程包括加里曼丹岛上的环岛公路,香格里拉岛开发世界级规模的巴格普拉铜矿山,奥克特迪铜金矿山,建设北坡公路和新港口城市,都是大型基建工程。

尤其是巴格普拉铜矿山,其位于香格里拉岛最高查亚峰的西南部约40余公里,距离新西安177公里,处于平均海拔2770米的高原地区,开发难度较高。

巴格普拉铜矿山优点是储藏量极大,铜矿品味高,埋藏浅,开采容易,具有极高的价值。

难度是地处内陆,需要建设一条长达229公里的高原铁路,将内陆的矿产资源运输出来。

这条铁路盘山越岭,需要2~3个火车头牵引拖带,建设难度相当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对这座世界级铜矿进行开发的动议,延续至今已有20多年,始终被帝国上层压住,迟迟没有获得项目审批。

时至今朝,终于拨云见日。

为了建设这座世界级铜矿山,大楚帝国中央政府专项调拨了8.2万土著劳工,其中一半需投入到高原铁路的建设中。

在香格里拉岛上的另一座奥克特迪铜金矿山上,这是距离东港府只有126公里的世界级矿场,也在进行大规模建设。

为了项目推进,大楚帝国中央政府专门调拨了2.7万土著劳工,加强该项目的施工力量。

这两座世界级矿山建成后,每年将有38万吨精铜的生产能力,将为大楚帝国带来上亿银洋的稳定收入,且具有持续扩大生产的能力。

也就是新占领了爪哇岛,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土著劳工可以调遣,将原本搁置的大型基建项目一一启动,仅矿山类就有40余处。

列入本土序列后

原本一些大型工业和基建项目的审批障碍就不存在了,筹划已久的项目得以推进,进一步刺激了火爆的建设市场。

本土七岛如今聚集了全国84.3%的人口,贡献了大楚帝国超过97%的工业产出,77.9%的农业产出,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凝聚力。

放开手脚大力发展,正当其时。

而这些大型基建项目先后启动,有力的推动了内需,在1900年的前三个季度,大楚帝国钢铁产量暴涨至372万吨规模。

国内十几家大大小小的钢铁厂,皆处于满负荷生产的状态。

预计全年不出意外,钢铁产量将超过500万吨大关,创造出新的历史记录。

如此强大的钢铁产能,在全世界仅次于美英两国,位居第三位。

如今楚国修建的大大小小桥梁,水库,城市下水沟涵,城市建筑和码头,基本都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屏弃了早先的木质或者石砌建筑方式。

新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或者建筑,修建速度快,质量好,结实耐用,优点非常突出。

在南非战场

英国远征军在攻占比勒陀利亚之后,血战几个月的罗伯茨将军所部4万部队,在原地休整,预示着战争进入末尾。

可顽强的布尔人并不认输,而是化整为零,展开了广泛的游击战。

从开普敦到比勒陀利亚的漫长补给线上,不断遭受到了抵抗的布尔人游击队袭击,损失相当惨重。

仅1900年11月份

变先后有17列火车专列遭受袭击,大量的物资被焚毁,掠夺和坠入山谷,损失高达上百万英镑。

此时,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主要城市和铁路线已经被英国远征军全部占领,布军开始转入游击战,这也是让英国人最头疼的地方。

在约翰内斯堡和比勒陀利亚两地,英军还挫败了多起布尔人的暴动企图。

英国人原本以为攻占了布尔人的首都,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剩下的就是治安勘乱行动了。

可未曾想,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

退出城市的布尔军队,此时已经化整为零,组成多股游击队四处袭击英军。

布尔人的游击队在首领德韦特、德拉瑞、博塔、扬·史末资和詹姆斯·赫尔佐格等人的领导下,发挥野战骑射之长,纵横与广阔的南非大地上。

他们四处袭击英军交通线,掠取英军给养,歼灭小股英军,积小胜为大胜。

而英军疲于应付,在布尔人灵活机动的战术面前,就像个蠢笨的巨人一样迟缓,战场形势并不乐观。(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