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村公会(2/2)
在这施家农场干活的苦役犯,吃喝都由施家农场供应,不能说吃的多好,起码都能吃得饱。
这些爪哇土著苦役犯的服从性还不错,好勇斗狠者也有,却不多,早已经被几百年的白人殖民奴役磨平了火气。
几天抢收过后
差不多每个苦役犯能够背回半袋稻米,大概二十四五斤的样子,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然后在村子里集合,有惩戒总署的领队点名查数。确认无误之后,再领着到下一个村子去抢收抢割,如此反复。
大楚帝国境内一直都是这个规矩,只不过这十几年来,已经很少有土著苦役犯了,大多数是由新移民组成的麦客,在农忙时节游走于各村镇。
第二次东印度群岛战争过后,大量的爪哇苦役犯遣送到本土各岛,这一传统重新又拾了起来。
在这夏收时期
本地驻军和民兵也加强了最重要的道路,关隘的驻守盘查,就是为了防范监管中的苦役犯逃窜,离队和突发情况,能够及时的镇压。
几乎在每个村镇的重要卡口,都会有持枪民兵驻守。
这些土著苦役犯几乎无处可逃,他们不会讲国语,也不会讲方言,一查包准露馅,迎来的只能是更加酷烈的惩处。
包庇苦役犯的本地华裔农户,一经查实,同样会给予严惩,剥夺财产并处以1~3年不等苦役。
每年都有人在这上面栽了跟头,这也警醒了其他人,千万不要用所谓的同情心去挑战帝国的法律法规,代驾绝对承担不起。
总体而言,这套体制运行的还不错。
由于劳作的田地中有很多土著苦役犯,有一定的危险。这让随身警卫的郑大强中将高度警惕,在周围拉出了几道防御线。
在他的强烈反对下
大楚皇帝郑国辉也不好随意的走到底层民众中,只是在村子里,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乡绅和村民座谈,每一个人都经过严密的搜身检查。
通过与乡绅和村民的座谈,大楚皇帝郑国辉对基层农村的发展较为满意,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比如说建立村公会,每三年由村民选举村长,村会计和村民兵队长,要村务公开,推行村民互助的作法。
村长最多连任两届,要形成固定制度等等。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而农村是最基层的社会生活组织,是组成人体器官最基本的细胞,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通过这几十年的实践,传统以乡绅为主的封建社会农村,现在看来弊病很多,要循序的进行改革。
在帝国发展的一一重大战略达成以后,大楚皇帝郑国辉有时间和精力,把重点投入到基层乡镇的制度建设中来。
传统以乡村为主的封建社会,政府虽然省时省力省心,可坏处也不少。
比如乡绅富户之流,在没有权力制约的情况下,容易目空一切,鱼肉百姓,横行乡里变成土霸王。
进而通过家族联姻和拉拢腐蚀,形成盘踞在乡镇甚至县城的地方顽固势力,损害大部分民众利益,阻碍社会进步。
通过这一路来的视察
大楚皇帝郑国辉发现建国数十年以来,这一现象愈演愈烈,成为必须要重视的方面。
推广普及村委会制度,就是解决这一顽疾的最新努力。
几天来
一连看了周边的十几个乡村后,大楚皇帝郑国辉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村委会制度要全面推广,越快越好。
所谓;店大欺客,势大欺人。
这源于人的本性,只有通过新制度去改革,而不能指望既得利益社会群体主动收手,那不现实。
1902年的香格里拉总督府,从早前的两个府共11个县,已经发展成为如今五府28县,辖下人口1270余万人,100%的都是华裔。
以东西两端的东港府和新西安府为核心,各自建成了区域性的铁路线,联通了人口密集的繁华地区。
由于岛上大江大河的阻碍,沿北坡海岸线建成的公路干线,长达1530余公里,是各府县间往来的主要交通方式。
区间要经过几次轮渡,但这也是最快捷的陆路通道。
在习惯上
香格里拉岛居民更愿意乘坐班轮出行,不但载客量大,乘坐舒适,票价低且更加便捷。
早上府县线之间都有旅客班轮,从新西安到东港,差不多4天4夜即可抵达。
而开车从新西安到东港,1530余公里的道路,要经过7个渡轮码头,一路的穿州过府耗时日久,至少要十来天时间。
这一路上吃不好,睡不香,跑一趟下来,人也是要瘦一大圈,相当的受罪。
怎么选择?那就一目了然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