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那逆子他太配合了!【求月票】(1/2)

两仪殿,偏殿。

龙涎香在鎏金狻猊兽炉中静静燃烧,青烟笔直,却驱不散殿内无形的凝重。

李世民高踞御座,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上的蟠龙雕刻,目光落在殿中那道挺拔的玄色身影上,复杂难明。

李承乾肃立殿中,神色平静,仿佛只是来参加一次寻常的奏对。

沉默良久,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平和,却难掩其下的审视:

“回来了。这一路,辛苦了。”

“为国效力,不敢言辛苦。”李承乾微微躬身,礼节周全。

“嗯。”

李世民颔首。

“朕看了战报,你在倭国打得很不错,扬我国威。”

他将话题引向双方都熟悉的领域,似乎想借此缓和气氛,也或许是想重新确立自己作为父亲和帝王在军事上的权威:

“尤其是难波京一战,水陆并进,堪称经典。”

“父皇谬赞。全赖将士用命,儿臣不敢居功。”

李承乾回答得滴水不漏。

李世民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实则锐利:

“比起倭国,朕更想知道,你是如何拿下安市城的?”

说完,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

“那座城……可是让朕,还有前隋百万大军,都铩羽而归。”

提及安市城,李世民的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和执念。

那是他辉煌军事生涯中少有的挫败,更是他心中一根隐隐作痛的刺。

李承乾抬起眼,平静地迎上李世民的目光,并没有立刻炫耀自己的战绩,而是缓缓说道:

“安市城坚,杨万春善守,确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儿臣能破城,实乃侥幸,亦是站在了父皇的肩膀上。”

“哦?”

李世民眉梢微挑。

“若非父皇亲征,以雷霆之势扫平辽东诸城,将安市城重重围困,日夜猛攻,耗尽其精锐,动摇其根基,使其城防已显疲态,军民心力交瘁……”

李承乾的语气带着一种客观的陈述,甚至有一丝对李世民当年战果的肯定:

“儿臣后来即便有火炮之利,想要短时间内攻克此等坚城,也绝非易事。”

说着,他顿了顿,继续道:

“儿臣不过是利用了父皇打下的基础,以火炮集中轰击父皇当年重点攻击、已然受损的城防薄弱之处,加速其崩溃。”

“同时,效仿父皇旧策,断其水源,长期围困,令其内外交困,最终让杨万春力竭而降。”

说到这里,李承乾补充了一个细节,语气依旧平淡:

“后来,杨万春曾言,当时城中粮草,其实也已告罄,最多……只能再支撑三日。”

他抬起眼,看向李世民,目光清彻:“若父皇当时能再多围三日,或许……历史便会改写。”

轰!

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李世民心中炸响!

他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眼中瞬间掠过无数复杂的情绪。

震惊、恍然、不甘、遗憾……最终,所有这些都化为一声长长的、带着无尽苦涩和自嘲的叹息。

“三日……仅仅三日……”

李世民喃喃自语,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分,他靠在龙椅上,苦笑着摇了摇头:

“或许吧……但即便当时攻下了安市城,朕……也拿不下整个高句丽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疲惫和无奈:

“当时军中粮草不济,天气转寒,将士久战思归,士气已堕……”

“军心,已经散了。一座安市城,改变不了大局。”

他巧妙地借着‘军心’二字,将话题引向了更敏感的方向。

殿内的气氛,刚刚因军事讨论而稍有缓和,此刻又骤然紧绷起来。

李世民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如同鹰隼般锁定李承乾,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压迫感:

“说到军心、民心……”

“承乾,朕问你,前岁长安那场差点动摇国本的天瘟疫……事后诸多线索指向蜀王府,指向那些来历不明的‘神医’。”

他身体前倾,一字一顿地问道:

“告诉朕,那场瘟疫,究竟是不是李恪……暗中谋划?”

李承乾沉默了一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未承认,也未否认,只是淡淡道:

“父皇,事情已经过去,真凶伏诛,疫情平息。再讨论是否是他谋划,于国于民,已无意义。”

“无意义?!”

李世民的声音骤然拔高,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终于喷发。

他猛地一拍御案,霍然起身,之前的平和荡然无存,只剩下帝王的震怒和一种被隐瞒的愤懑。

他死死盯着李承乾,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一丝颤抖:“那恪儿和愔儿的死呢?!他们的死,难道也毫无意义吗?!”

巨大的咆哮声在殿中回荡,匍匐在地的宫人将身体埋得更低。

李承乾依旧沉默地站着,如同一尊玄铁雕塑,任由父亲的怒火在身边燃烧。

这沉默,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承认。

李世民胸膛剧烈起伏,他盯着儿子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用尽全身力气,从牙缝里挤出了那个他早已猜到,却始终不愿、也不敢相信的问题:

“承乾,朕问你,你需如实回答。”

“李恪与李愔他们,是不是……你杀的?”

他没有用‘蜀王’、‘梁王’的封号,而是直呼其名,语气中的冰冷和质问,毫不掩饰。

李承乾闻言,脸上没有丝毫意外,反而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仿佛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他抬起眼,毫无畏惧地迎上李世民那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目光,声音平静得可怕:

“是。”

一个字,清晰,干脆,没有任何辩解,没有任何犹豫。

“是儿臣杀的。”

“亲手。”

“轰——!”

尽管早有猜测,但亲耳听到李承乾如此直白、如此冷酷地承认,李世民只觉得一股血气猛地冲上头顶!

他猛地一拍御案,霍然起身,指着李承乾,因为极致的愤怒,手指都在颤抖:

“你……你这逆子——!”

怒吼声如同雷霆,在殿中炸响,震得梁柱似乎都在嗡鸣。

“他们是你的亲弟弟!是你的手足!是朕的儿子!!”

“你怎敢?!你怎敢如此狠毒?!如此罔顾人伦?!”

“未经三司会审,未经朕的旨意,你竟敢私杀亲王?!谁给你的胆子?!李承乾!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还有没有大唐的律法!!”

暴怒的斥责如同疾风骤雨,倾泻在李承乾身上。

殿内侍立的宫女太监早已吓得匍匐在地,抖如筛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