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为什么要对朕区别对待!【求月票】(1/2)

云端离开后不久,无舌又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陛下。”

无舌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宦官特有的恭顺。

李世民没有睁眼,只是从喉咙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嗯?”

“刚收到的消息。”

无舌躬身,语速平稳清晰地回禀:“太子殿下出殿后,在通往东宫的西回廊处,‘偶遇’了魏王殿下。二人交谈了片刻。”

李世民的眼睛倏地睁开,锐利的目光射向无舌:“说了什么?”

无舌将头埋得更低,一字不差地复述,甚至连语气都摹仿得惟妙惟肖:

“太子殿下对魏王言道,自身兵权已被陛下削去,恐将被遣往边疆……魏王殿下闻言,面露惋惜,出言安慰……”

他事无巨细,将李承乾那‘可能要去放马’的自嘲,李泰那‘愤慨不平’的表演,以及最后李承乾突然发难。

比如提及‘不许回京’的旧令,乃至那句石破天惊的‘就没想过大哥哪一天会杀你?’和最后的警告‘大哥我不喜欢不听话的弟弟’,原原本本,毫无遗漏地复述了一遍。

整个过程中,无舌的语气没有任何起伏,仿佛只是在诵读一段无关紧要的文书。

李世民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搭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直到无舌说完,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良久,李世民才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那笑声低沉,带着无尽的嘲讽和冰冷:

“呵……好,好得很。”

“一个,杀弟之后,还敢公然威胁另一个弟弟,视朕的旨意如无物,嚣张跋扈,无法无天!”

“另一个,表面忠厚,实则包藏祸心,听闻兄长失势便按捺不住欣喜,被威胁后更是惊慌失措,色厉内荏,不堪大用!”

他每说一句,声音就更冷一分。

“他们眼里,可还有朕这个父皇?可还有大唐的律法纲常?!”

无舌匍匐在地,不敢接话。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气血,冷声问道:“李泰现在何处?”

他没有称呼‘青雀’,显然是对李泰有了不满。

却听无舌战战兢兢地道:

“回回陛下,魏王殿下已匆忙离宫,乘车返回王府,行色匆匆,似有惊惶。”

“去查!”

李世民命令道,声音斩钉截铁:

“给朕盯紧了魏王府!他回去见了谁,说了什么,朕都要知道!还有太子府,给朕盯死了!”

“李承乾回去后,一举一动,见过哪些人,发过哪些命令,哪怕他晚上吃了几碗饭,睡了几个时辰,朕都要一清二楚!”

“老奴遵旨。”

无舌叩首,随即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去安排那些隐藏在宫内外、王府各个角落的‘眼睛’和‘耳朵’。

殿内,再次只剩下李世民一人。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那柄掉落在地的宝剑前,弯腰将其拾起。

冰凉的剑柄入手,带来一丝清醒。

他摩挲着剑鞘上精致的蟠龙纹路,眼神幽暗难明。

李承乾交权交得太痛快了,痛快得不合常理。

以他睚眦必报、掌控欲极强的性格,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范?

他背后一定还有倚仗!

是什么?

是那些神鬼莫测的火器还有隐藏?是海军中依旧忠于他的死士?

还是……他已经暗中掌控了别的什么东西?

而李泰……这个儿子,平日里表现得温文儒雅,孝悌有加,没想到心底也是如此迫不及待!

看来,召他回京这步棋,走得是对,也是错。

对在于确实能牵制承乾,错在于……可能又引入了一头野心勃勃的幼狼。

“都想争,都想抢……”

李世民低声自语,嘴角的嘲讽之意更浓:“朕还没死呢!”

他‘锵’的一声将宝剑归入殿柱旁的剑鞘,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