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朱应:这一战,一战定乾坤!(2/2)

“此战,我族胜算不小。”阿鲁台也是笑着道。

“正如大将军所言。”

“这一战。”

“我族胜算很大。”

“希望明国是那个该死的朱应领兵,若是他来,本汗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本雅失里咬牙切齿的道。

显然。

他是真的恨极了朱应。

“朱应如今身份可是明国的皇太孙,明国的储君。”

“他应该不会再上战场领兵了。”阿鲁台则是沉声说道。

“那就可惜了。”

“此番征伐明国,本汗最想杀的人,最想折磨的人就是他。”

“这个混账,竟然会是明国的皇族。”

“当初就该拼一把,将他永远留在草原。”本雅失里仍是咬牙切齿的样子。

“只要此番赢了,这明国会付出代价的。”阿鲁台十分肯定的道。

“一定可以赢。”

“这一战,我族已然倾覆了全力。”

“如若败了,瓦剌和兀良哈必然会有所动作,本汗败不起,我鞑靼也败不起。”

“可只要赢了,不仅能够雪耻,更可重新塑我大元朝纲,一切就可再存。”本雅失里坚定说道。

“一切为了大元。”

“恢复大元荣光。”阿鲁台大声道,同样坚定。

此刻的他们。、

倒也有着一种喊出“光复汉室”的口号了。

……

大宁边城!

最靠近边境的一座城池。

与当初北伐之战一样,边境的牧民,还有百姓已经被撤离到了大宁内安置。

待得大战结束之后,才会重新迁回。

此刻。

城门还未关闭。

自城前一路路的明军探报策马疾驰入城。

“报。”

“启禀殿下。”

“元军距我边城已不足二十里。”

……

“报。”

“启禀殿下。”

“元军于我边城五里之处安营扎寨。”

“报……”

随着探报斥候归来,有关于元军的消息也是纷纷传入了城中。

城关上。

朱应一身戎装,腰间配着倚天剑。

仍是当年那一个大明最惊艳的战将打扮。

只不过如今。

身份已然迎来了天大的转变。

昔日是民间出身的武将,大明封狼居胥第一人。

如今则是大明皇太孙,国之储君。

昔日针锋相对的淮西如今成为了最忠诚的拥护臣子,麾下名将环绕。

“关城。”

“全军戒备。”

“步战营第一营登城迎战,第二营后备。”

“骑战营,神机营在城中待命。”

朱应则是有条不紊的下达将令。

鞑靼来袭虽然规模不小,但朱应根本不慌,相反还非常期待。

“步战营报防。”

随着步战第一营登上城关,陈亨也是大声令道。

“火炮营两百门火炮已架设城关。”

“两万弓箭手已准备。”

“火油,檑木,滚石全部准备万全。”

“炮弹全部运送。”

自城关各处,一个个将领大声回应道。

“殿下。”

“防卫已立。“

“只待敌军临城,必可给他们迎头痛击。”陈亨转过身,恭敬对着朱应道。

“这一次,孤可是将整个大明储存的炮弹分了一半到大宁了。”

“等一会无需省,全力给孤轰。”

“这些炮弹必须要用掉。”朱应笑着道。

“请殿下放心,这近十万发炮弹就算是乱射也够这些蛮子吃一壶的。”陈亨笑着回道,充满了期待。

这么富裕的仗,可是第一次。

以前哪怕有炮弹,为了应对持久的战争,甚至是损耗,也是省着用的。

这一次得到了朱应的命令,全力轰击,可想而知能够带来怎样的效果。

“殿下。”

“可惜这一战不能用爆裂炮弹,否则这些元人真的会被炸得哭爹喊娘。”蓝玉则是带着几分失望的说道。

“好东西自然是要留着后来用。”

“如果将这些元人吓跑了,那这一战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我大明原制的炮弹还有那么多存货,大宁一半,辽东一半,正好这一战消耗了。”

“往后那种普通散针炮弹就可淘汰了。”朱应笑着说道。

“殿下。”

“以如今我军的运送能力,再有半个月,新的红衣大炮就可运送至大宁了。”

“工部全力赶制下,如今也有数千爆裂炮弹在路上了,城中也存放了两千发。”李景隆笑着道。

“可惜如今工艺尚不成熟,哪怕招募了那么多工匠,终究是难以一瞬提升,倘若我军有十万发爆裂炮弹,多番轰击之下,敌人的军阵就要成炼狱了。”朱应则是带着几分失望。

虽然红衣大炮,还有爆裂炮弹已经研制出来了,并且也在生产制造了,可终究是人工打磨,比不上真正的机械流水线,这也是一点可惜了。

不过。

大明在蜕变。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都会改变的。

“对了。”

“水泥和混泥土运送如何了?”

“孤要一劳永逸,后勤工兵营便是关键。”

“此战,在击溃元军后,孤要长驱直入,一路打到草原腹地,我大明的驰道也要一路修建。”

“李将军,此任极重,不要让孤失望啊。”朱应再次看向了李景隆叮嘱道。

对于李景隆统兵的能力,实则朱应心底是非常质疑的,所以在重新整编军队时,将李景隆作为后勤工兵营主将,而非主战营。

没办法。

对于李景隆的了解,朱应更多的还是对历史上的了解。

朱棣能够夺了朱允炆的天下,李景隆可谓是功不可没。

朱应可不想被他坑,虽然在真正的对外面前,李景隆不会掉链子,但朱应还是做了两手准备的,在李景隆后勤工兵营的许多将领都是朱应一手安排的,还有淮西将领,不会出乱子的。

而且朱应也还在,更出不了乱子。

“请殿下放心。”

“此重任,臣定不敢有丝毫懈怠。”李景隆当即保证道。

这时!

轰,轰,轰!

城关忽然开始细微的颤动了起来。

朱应一瞥,看向了前方,飞沙滚滚,烟尘弥漫。

“来了。”

朱应沉声道。

眼中却是涌现了一股战意。

沉寂了近三载,安宁了这么久。

朱应也是渴望战场,渴望杀敌,更渴望自身属性的提升。

为此。

朱应一直都在准备,强盛大明国力,为开疆拓土,一统天下做准备。

随着朱应话音落下。

所有将领的目光都看向了城前远方。

无数鞑靼军队正带着进攻阵型,向着边城压来,的确是声势浩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