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困境(1/2)

第28章 困境

众所周知。

wgo的评鉴餐厅级别,是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默默无闻的餐馆,只比同类其他人强,让人有些记忆。

第二类。

达到必须推荐的等级。

在廉价餐厅里,具有超出一般的水准。

然后便是一星、二星和三星,能被wgo彻底认可的三大类别。

一星餐厅,早年标准据说是“顺路的话值得一试”,现在的标准,则变成”同类具有更高的水准”。二星餐厅,是“值得绕路去吃”。

最高级别的三星餐厅,则是“值得专门去吃”。

到目前为止,wgo其评鉴标准仍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不得不说。

的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打个地方,在天朝这边,经常坐沪杭高铁1小时和开车2小时的人来说,可这么理解:

魔都的一星级餐厅。

等于平时去玩出差见朋友等,就近可以优先选择。

两星,等于值得某次去魔都的时候,抽出小半天会专门安排行程去的。

三星级别。

则可以为了这家店,专门去一趟魔都。

……

那么问题又来了。

为何许多厨师,会如此热衷于wgo的评星呢?

无非,是因为wgo在全球美食界具有最大的影响力,仅每年发行的美食杂志《the·book》,销量便可达上亿册!

一旦被评上星级,餐厅等于接受了一次免费的世界级推广。

嗯!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

自己掏钱打个广告,要多少钱?

而现在人家免费给你打广告,让你名震天下,为何不看重?

还有很多人,好像觉得wgo星级餐厅就是高价、食材好、服务好、奢华、高档……真实情况,也不全是一回事!

价格高。

用餐要求繁琐。

这类特别高档的餐厅,反而容易被踢出去。

因为价格太高,规律太多的餐厅,不利于向食客推广。

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位“寿司之神”,他被摘星的理由,便是不接受一般游客预约,没有评选资格。

之前同样有家法兰西餐厅被摘星,也是因为规定必须着正装用餐,且价格太高。

所以,职业厨师很看中wgo的理由,就很清楚了。

wgo本身不经营餐厅,他们的评分不存在行业竞争,只是纯粹面向美食界的推荐。

对餐厅而言。

wgo评分,相对公正。

不涉及人情世故,不需要钱的宣传机会。

……

“食材!”

“其天然风味,是菜品最重要的基础。”

“能坚持采用最新鲜、最优质的食材,通过简单烹饪方式,去保留最原始风味,无可厚非。”

“然而。”

“任何事情,都有平衡性。”

“过分追求某一样东西,从而忽视那些不太起眼的细节。”

“这样的厨师,到了最后自然是做不了好料理!”

言罢,兰塔比便起身结了账。

如果说好料理加上好的用餐体验,能等于好餐厅,那乾日向子的雾屋日料店,便不算非常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