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找艘挖泥船(1/2)

船舶补给保养不是三天两天就可以做完的,这么大的一艘船,哪怕‘卡吕索普号’上的人都是熟练工,这个过程也要持续一周左右。而且萧鹏还来了一次‘大工程’,现在法比安带着段波去了荷兰。

他们去了荷兰的‘ihc’造船厂。

曾经有段时间,华夏的‘造岛神器’引爆全网焦点。

所谓‘造岛神器’也就是‘天鲲号’绞吸船。那个大家伙现在已经在南海‘吹’出了八个海岛。

事实上这种能疏通航道抽沙造岛的绞吸船真不是华夏的专利。准确的说这是老外搞了很久很久的一种船。只不过华夏方面由于一直被技术封锁,一直到进入世贸组织后才有机会接触这种船的技术,从最早的‘航绞2001’号到后来的‘天狮号’和‘宇大一号’‘天麒号’,华夏一直在边摸索边生产,

一直到了2008年和德国合作建造了‘天鲸号’绞吸船,这艘2010年下水的亚洲最大的绞吸挖泥船开始了在南海造岛的行动。

而在几年后华夏方面吃透了绞吸船的技术后,加强版的‘天鲲号’下水。当然,新的‘亚洲第一’也就诞生了。

但是‘天鲲号’还真的不是世界第一。毕竟绞吸船技术在外国发展的更久,也有很多大家伙,像荷兰的ihc集团、verolme船厂、克罗地亚的uljanikbrodogradiliste集团都是生产绞吸船的行家里手。

当然不能不提卢森堡的‘jandenul詹德努尔’集团,那才是疏浚领域的行业巨头,就像奥德赛公司在深海打捞行业的地位差不多。世界上最大的几艘挖泥船都是‘jandenul’集团的船。不过恐怕他们的位置也坚持不了多久,现在华夏正在研发一艘核动力挖泥船。那个家伙如果出来,妥妥的是世界第一的存在。

在某个喜欢拿扇子的公知嘴里,华夏军舰下饺子是‘穷兵黩武’,制造大型挖泥船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越是这些给外国纳税的越是关心国内纳税人的资金流动,这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些大型挖泥船现在南海那边还不知道什么样儿呢。

华夏人给全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什么叫做‘穷则搁置争议,富则自古以来’。

南海哪个国家不想像华夏那样挖沙造岛?他们也想,但是这玩意太贵了,他们承担不起。

先说这种大型挖泥船,除了华夏外别的国家都卖的死贵,随便一艘卖价都能超过十多亿美金,这钱够组织一支小规模军舰舰队了!更何况后面的保养维护使用费用之类的,养一艘这玩意跟养一艘小型航母差不多。

而且造岛不是一艘挖泥船就可以完成的,想要造岛还需要一个完整的服务舰队以及施工队。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大量的混凝土,而且这些混凝土使用的水砂还不能用海里的水砂必须要从陆地上运,一座几平方公里的小岛消耗的土石方、混凝土都是以‘亿’吨来计算,这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多少运输船?

这些运输船需要成本,还要考虑到航道安全、天气情况……以南海造永暑岛为例,花了大概五百亿人民币,这还是在华夏!如果换成别的国家?那可能是五百亿美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