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Nice!”(1/2)

一时间头脑飞速运转,片刻后,她道:“我曾听月兰提及,爷自幼便聪慧过人,文章过目成诵。七岁能治春秋。十七岁更是三元及第,圣上亲批‘经纬之材’。”

谢漼没有回应,只看着她,眼神平静,不起波澜。

他自小生活在一片赞誉声中,这些夸奖之词于他而言,就如同每日听闻的寻常话语,早已听得耳朵都生出茧子来,自然难引起他什么反应。

当然,他也知道,寻真此番言语之后,定藏着一番话术,故而只是静静等待,看她究竟要如何施展。

谢漼不给她捧场,寻真抿了抿唇,继续说:“世人皆言,爷乃是文曲星降世,那些寻常的读书人,与爷相比,自是相差甚远。”

她稍作停顿,伸出手指,先是指了指脚下的地面,而后又指向外面的方向,接着说:“可为何这文曲星偏偏降生在这一家?为何不是降生在张三家,又或是李四家?”

“想必这便是上天的安排了。”寻真看着他,“正如我,我知晓自己远不如爷这般聪慧,可我也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所在。”

“这脑中偶有的灵光乍现,便是上天赐予我的本事了。”

寻真注视着谢漼一顿输出,眼神没有丝毫躲闪,坦荡而又自然。

谢漼静静地听着她这一番言论,嘴角忽而上扬,竟笑出了声。

什么歪理。

那笑声短而轻,稍纵即逝。

谢漼笑了?

寻真不禁一怔。她有些讶异地看着谢漼的嘴角,那里已恢复了平静,刚才那一声笑只是她的幻觉一般。

谢漼没有继续纠结炭笔,将炭笔还给她。

寻真伸手接过,极为熟练地握住,手指自然地找到最合适的位置,习惯性地将炭笔挪到纸张的最左边,做好了记录的准备。

谢漼瞥了眼,也未再多言,重新开始讲解起来。

他声音清朗,在屋内缓缓回荡。

其间,他的目光偶尔会掠过寻真手下的纸张。那上面流畅地排列着一行行小字,书写方向乃是从左往右,且其中大部分字的结构都与寻常的字体有所不同,显然是经过简化而成,陌生中又带着几分熟悉的结构。

不过,这次谢漼并未询问,只不动声色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就这样,谢漼讲解了足足一个时辰,直至他有些乏累,拿起茶盏,轻啜了一口茶,而后放下茶盏,道:“今日便先到此处吧。”

寻真点头,将桌上的笔墨纸砚摆整。

整理完毕,她刚要起身离开,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顿住了身形,脸上露出一丝纠结的神情:“……爷……”

谢漼本在整理自己的书卷,听到她这欲言又止的声音,不由停下手中动作,侧头睨了她一眼:“何事这般吞吞吐吐?”

寻真心想,上次的人体工学椅图纸被没收,之后谢漼对此只字未提,大概就是拒绝的意思。

这种大件不行,那弄点小件,应该在谢漼能容忍的范围内?

炭笔,他就同意了。

只是每次搞点新物件都要通过瑞宝传话询问,实在耗时,耽误她不少工夫。

寻真:“爷,我还有个想法……”

谢漼:“讲来听听。”

寻真:“我还想做一种笔,所需的材料大概会用到墨汁,还有……小钢球。”

古代的冶金技术有限,钢是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以当下的技术条件,想要制造出小钢珠怕是极为困难,于是又补充道:“或者用小铁球也行。”

边说边用食指抵着大拇指,圈起一个小小的圆球形状,向谢漼示意着,“就是将这小圆球放于笔尖,利用球珠的滚动来带出油墨进行书写。”

虽说谢漼身为状元郎,可毕竟是文科出身,对于这些偏理工科的原理,不知他能否理解。

寻真见谢漼没有说话,便继续解释道:“其实这其中的原理是……墨汁在球珠滚动时,借助纸张的摩擦力——”

寻真卡了一下,含糊带过。

“总之,球珠滚动的时候,墨汁便会随之流出,如此一来,便能在纸上留下清晰的痕迹。只要将球珠打磨得均匀、圆润,写出来的字自然也就粗细均匀。”

“这样写出来的字或许比不上毛笔字那般美观,但胜在实用性好,字写得快,也有助于我学习。”

“……爷,您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

谢漼的视线在寻真的脸上凝住,那目光宛如实质,仿佛要将她看穿。

寻真顿时感到压力如山,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心脏跳动的速度陡然加快。

圆珠笔的构想是有点超前了。

几息过后,谢漼终于开口,并未追问她这想法究竟从何而来:“此事你吩咐瑞宝去做。”

“谢谢爷!”

寻真依旧踌躇在原地,手攥着炭笔,怀里抱着书,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谢漼:“还有何事,一并说来。”

寻真:“……我可不可以在院子里种点东西?”

谢漼:“此等小事还要专来问我,吩咐下人去操办便是。”

寻真心里蛐蛐他,那我的人体工学椅图纸还不是被你没收?

解释权归甲方所有是吧?

谢漼瞥她一眼,唤了承安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