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事端”(1/2)

被当众叫这个名字,莫名有种羞耻感。

寻真看着面前这个一脸凶相的夫子,已经能想象到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太好过了。

“是,先生,我就是甄善美。”

好在夫子并未继续刁难,指了堂中仅存的那个空位,让她坐下。

寻真暗暗松了口气,要是他再咄咄逼人,她真得好好考虑要不要继续留在这儿了。

千辛万苦才走到这一步,可不是为了来受这些莫名其妙的委屈的。

寻真坐下,从包袱里掏出书本,一本本码在左边桌角,接着又拿出笔墨纸张,摆好。最后,抓了一把牛乳糖,放在右边桌角。

许是她这一连串的小动作过多,夫子冷不丁扫了她一眼。

她环顾四周,见学子们个个都坐得笔直端正,满脸求知若渴,见状,寻真也挺直腰杆,摆正姿势。

夫子开始讲《礼记》,那语速慢悠悠,拖拖沓沓,寻真听着听着就困了。她心想,大概是谢漼的快语速听习惯了,碰上这种慢吞吞的,实在集中不了。

她强打精神听了一会儿,还是没忍住,打了个哈欠。

不过,不得不承认,不愧是民间排前三的书院,这个夫子确实比老头子要厉害一点,还是值得一听的。

但是,要比起来的话,还是谢漼更——

等等,怎么又想到他了。

寻真晃了晃脑袋。

“甄善美。”

夫子的声音骤然响起,寻真起身,目光与夫子的对上,寻真后背一凉。

“院长既对你青眼有加,想来你必有一番过人本事。这题便由你来作答。”赵崇立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寻真脸上。

她与夫子对视片刻,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在夫子锐利的目光下,她问:“……先生,您适才所问,学生一时未听清,先生可否……再述一遍?”

赵崇立的脸色肉眼可见变得更难看了,那眼神,仿佛已经将她彻底定死在“废物关系户”的位置上了。

赵崇立指了指后面:“既然无心听讲,就去后面站着吧!”

寻真认命去后面罚站,突然有点怀念老头子了。

老头子虽然讲得无聊,但整天笑眯眯的,就算她没听清,也会脾气很好地重复一遍。

还有谢——

“纪慎。”赵崇立的声音再度响起,这一次,他的语调明显柔和了许多,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温和。

寻真看见坐在自己前面的人站起身。

纪慎。

这名字怎么有点耳熟?

那人开始作答,寻真听着听着,便知道了夫子刚才提的问题,大概是——本朝以文治国,教育一事至关重要。当下官学与私学各有利弊,教学内容却与实际需求脱节。依据《礼记》中的教育理念,探讨如何优化教育体系,培育实用型人才。

寻真心想,这问题她会啊。

首先强调以“化民成俗”为教育根基,在此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不可局限于四书五经,可增设一些实用学科,比如算术、天文、地理等。教学方法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依照《礼记》的标准,选拔品德、学识、教学能力兼备的人当老师。最后再讲,教育不能与社会脱节,要多多关注民生,不可一味拘泥于书本知识,要积极贴近生活实际。

她发现纪慎的答案与自己的差不多,只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赵崇立满意地点点头,抬手示意纪慎坐下:“廷秀讲得很好,”

寻真盯着那人的背影,想起来了。

纪慎,不就排名榜上排第一的那个人吗?

“甄善美。”寻真又一次被夫子点到名字。

寻真:“……嗯?”

赵崇立:“你可记下了?”

寻真心里有些憋屈,但想着第一节 课就顶撞老师总归不太好,还是低调一点。

“记下了。”

赵崇立:“回来罢。”

寻真回到座位上,夫子继续讲道:“今提此一问,便是要向你们言明……”

寻真听着,夫子大概讲的是,近年来,大周朝灾祸不断,旱灾、洪灾接连发生,所以,在科举取士方面,朝廷增设了一些相关内容,涵盖水利工事、山川地理等知识领域。就比如去年,乡试策论题中便出现了有关水利工程的题目,会试里也有田亩计算、税收分配方面的内容,因涉及过广,致使不少原本才学出众的考生落第。

这意味着,科举考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