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人如其名”(1/2)
寻真与潘竞一同走进公堂,潘竞着一袭浅绿圆领袍衫,头戴进贤冠,腰佩银鱼袋,官服一上身,整个人都庄重肃穆了许多。
寻真则穿着深青色官服。
平日私下办公,寻真在自己的县丞署中,就会随意很多,就穿个靸鞋,也就是拖鞋。一旦要上公堂,就得戴上进贤冠,换上乌皮靴。
潘竞坐在公堂正上方的公案后,寻真和其他属官坐在公堂一侧。
因苏氏身子重了,今日起不了身,便没上堂。由差吏陈述案件的来龙去脉。话还未说完,一旁的赵福便急不可耐地嚷嚷起来:“大人,草民冤枉啊!分明是那淫妇血口喷人,她自己耐不住寂寞,与他人勾结,怀了野种!”
潘竞一拍惊堂木,沉声道:“本县未准你开口!”
赵福吓得一哆嗦,闭上了嘴。
紧接着,潘竞传证人燕儿和那药商上堂。
待二人交代后,潘竞厉声道:“赵福,你可认罪?”
赵福:“大人,草民要与那淫妇当面对质!”
潘竞再次重重一拍:“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狡辩?!”
苏氏却未经传唤,蹒跚着走过来,满脸泪痕,跪地,竟称状告有误,是她误会了赵福。
赵福听闻,脸色难掩喜色。
堂外群众顿时议论纷纷,一片哗然。
苏氏还未说完,潘竞喝止:“苏氏!你可知擅敲堂鼓,呈假状,当受何刑?”
“笞刑五十!”
潘竞霍然起身,目光如炬,直逼苏氏:“苏氏!你可想清楚了再说!莫要犯下大错!”
苏氏委身在地,呜呜咽咽地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众吏心中暗叹,若苏氏不出来反悔,这案子铁证如山,本可就此了结。
潘竞又追问,苏氏只是哭,并不作答,最后竟直接晕了过去。
无奈之下,只得中止堂审,将赵福暂时扣押。
只能等苏氏醒来后再告诉她其中厉害,一群人在屋子里唉声叹气。武岳忍不住道:“这妇人真是糊涂!”
潘竞:“近日有谁找过苏氏?”
寻真:“苏氏她母亲来过。”
潘竞招来差役,问:“苏氏母来了几回?”
差役答:“几乎日日都会来。”
潘竞:“带苏氏母!”
苏氏母只是个普通农家妇,被官差一喝,便吓得竹筒倒豆子般,将事情全盘托出。
原来,赵福被告后,私下找到苏氏母,承诺只要苏氏肯撤诉,他愿意抚养孩子。苏氏母见识短浅,哪里知道敲鼓告假状要被处以笞刑,而且妻子状告丈夫本就属于“干名犯义”,若告假状,不仅要被杖打,还要坐牢。
苏氏母担心女儿离了赵福后,会被邻里指指点点,这辈子就毁了,便同意了赵福的请求。
差点酿成大祸!
将告假状的后果告诉了苏氏母,苏氏母吓得六神无主,跪地哭求:“大人,都怪民妇见识短浅,小女全是听了民妇教唆,才犯下这错。求大人开恩,饶过小女这一回吧!”
这时,一婆子神色慌张,急匆匆跑来,喊道:“苏氏要生了!”
潘竞:“快请稳婆来!”
一时间,县衙里乱作一团。两个稳婆很快赶到,被差役引进偏房。
苏氏痛苦的哀嚎不时从偏房传出,所有人都无心做事,在二堂等着。
武岳感慨道:“听着这声音,怪让人心里发怵的。都说妇人生孩子是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果真不假。”
寻真听着那惨叫,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
苏氏一直到放衙都还没有生下来,差役和官吏们零零散散走了几个。寻真便让顺路的人捎句话,告诉甄凌不用等她了。
虽然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但回去也会一直惦记着,倒不如在这里等着苏氏生完再走。
潘竞、武岳也没走。
半个时辰后,甄凌来了。因为甄凌偶尔会来县衙找寻真,大家都眼熟了,没通报便直接放她进来了。
县丞署。
甄凌放下竹篮。竹篮上面盖着一块布,用以保温,掀开布,下面有三个竹匣,里面装着饭菜。
寻真吃完饭,上下眼皮直打架。甄凌知她这段时日一直忙这个案子,都没睡好觉,便道:“哥哥睡会儿吧,我在这儿替你看着,要是一会儿有人来找你,便叫你。”
寻真实在是困得不行,点点头,上了塌。盖上毯子,一闭上眼睛便睡着了。
潘竞听着偏房里的哀嚎,坐不住,便想着去找寻真聊聊政事。他刚走到门口,余光瞥见寻真躺在靠墙的榻上,闭着眼睛,睡着了,案前有一姑娘,潘竞便没进去。
甄凌起身。那日送县太爷离任,她也去瞧了热闹,远远地见过潘竞一眼,当时还感叹,这新来的县令长得倒是挺俊。
“大人。”甄凌行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