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留…他一晚”(1/2)
寻真一怔,反问道:“没有,你怎么突然这么问?”
谢璋搓着自己的衣服,小声道:“爹走时,似是很难过呢……”
只能说,到底是亲父子,谢璋竟能从谢漼那毫无表情的脸上,猜出他的心思?
寻真反正是觉得,六年没见,谢漼愈发深沉难测了。
寻真:“是吗?你如何瞧出来的?”
谢璋:“看爹的眼睛便知道了。”
寻真哦了一声,对上谢璋忐忑不安的目光,不知该说什么,便又重复:“我没生你爹的气。”
谢璋这才放下心来,展颜,规规矩矩行了个礼:“那孩儿告退,娘早些歇息。”
谢璋得了甜头后,脑瓜子开始灵光了。
谢璋渐渐摸索出与寻真相处的窍门。
在寻真当值期间,谢璋发现甄凌每日寅时四刻前必去唤醒她,便主动向甄凌求恳,把这活儿抢了过来。
清晨,寻真半睡半醒间,似乎听到有人在唤自己,那声音很轻,不是甄凌的,寻真就没管。
直到一只温热的小手贴上她的脸颊,轻轻推了推。
寻真朦胧睁眼,眼前是谢璋的脸。
他正趴在床边,眸光澄澈明亮:“娘昨日睡得可好?”
寻真:“……小恒?”
谢璋:“娘,我替姨母来唤您起床……”
寻真有些臊,让小孩叫自己起床太说不过去了吧……
但谢璋执意如此,每日乐此不疲,寻真见他当“闹钟”当得这么快乐,就不打击他的积极性了。
寻真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便每日散衙都带回些街边小吃。谢璋收到时,眼睛瞬间就亮了,欢喜得连耳尖都红了。
寻真心想,这小孩也太容易满足了吧。
至于谢漼,几乎每逢寻真的休沐日都会来。
寻真现在与谢漼相处,平平淡淡的,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寻真却总觉得气氛紧绷,哪里都怪,便变着法子错开见面时间。
自上次“赶人”后,她傍晚回去时,谢漼已不在了。
次数多了,谢璋忍不住问:“娘……您是不是在躲爹?”
小孩言语直白,毫无遮掩。
让寻真尴尬了许久。小的都发现了,大的肯定也知道。
寻真盼着年末,到了约定之期,谢璋便要回去了。
朝夕相处下来,寻真对谢璋已不像当初那么排斥了,可谢璋在一日,谢漼便总是要来,时刻提醒着她过去的身份,总让她隐隐不安。
临近年末,谢漼忙碌起来,要接见各地县令,对辖区内的官员进行考核。今年,寻真没与潘竞同去苏州城。
谢漼一个月没来。
寻真都放春节假了,谢漼还没来把谢璋接走。
春节依例“元正前后各三日”休假,元正也就是正月初一,一共放七天。
放假第一天,午后。
暖阳融融,寻真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琢磨着谢漼的话。
谢漼说的年末,该不会要拖到最后一天才来吧?
“娘。”谢璋端着一盘刚出锅的春饼,放到寻真手边的几上。这是甄凌刚做好的。他听到动静便小跑着去端来,跑腿跑得格外殷勤。
谢璋整日“娘、娘”地喊,寻真还是没有当娘的实感。
寻真:“谢谢小恒。”
谢璋抿唇,腼腆地笑:“这是我该做的。”
寻真吃着春饼,目光凝在谢璋身上。
谢璋坐在小竹椅上,双腿并拢,腰背挺直,吃东西也是斯斯文文,小口小口吃,见寻真凝视,即刻放下春饼,问道:“娘,孩儿可有不妥之处?”
寻真摇摇头,心里嘀咕。
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
寻真:“没什么……”
寻真看不出来,就不想了。
春节期间,昆山县内年味盎然。家家屋檐下悬着大红灯笼,门上贴桃符,远远望去一片喜庆。集市中央搭着彩楼,整日锣鼓喧天,乐舞杂戏、祭灶拜祖,每日都有不同的活动。
寻真爱看热闹,往年定会拉着甄凌到处吃吃喝喝,今年多了一个谢璋,为安全起见,三人便都不出门。寻真和甄凌闲着没事,就在院里捣鼓新菜式。
整日宅在家中着实无聊,寻真搬出棋盘来解闷。
说起来,她这围棋水平也就半瓶子晃荡,跟纪慎、潘竞他们下,十回有九回输,也就对上武岳,才能找回些自信。
寻真:“小恒,你想下棋吗?”
谢璋重重点了一下头,那认真劲儿,跟要下场考试似的。
棋盘摆开,二人相对而坐,寻真见他肩背绷着,瞧着紧张得很。
寻真边嚼着点心,边随意落子。
反观谢璋,坐得板儿正,目光凝于棋盘,神情专注,每一步都深思熟虑,显然是下得十分认真。
寻真见他如此郑重其事,如临大敌,忍不住说道:“我们就是随便下着玩儿,又不是考你围棋本事,不必如此紧张,放松些。”
谢璋应了一声,可依然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明亮的大眼睛一眨也不眨。
然后,寻真很快输了!
寻真震惊看着棋盘,一个没注意,怎么就兵败如山倒?
输得过于快了!
谢璋看着棋局,眸中迸发出光,看向寻真,挺了挺胸脯,像是急着要表现自己的样子:“娘,我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