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无声豆腐(6k二合一)(1/2)
第147章 无声豆腐(6k二合一)
“存款2158.82元,购房款进度21%!”
周砚把今天的钱点完装回箱子,然后在账本上把账目记下。
这个星期营业稳中带涨,涨幅大头是飞燕酒楼的卤肉订单,还有一部分来自非纺织厂工人用户的小幅增加。
没错,纺织厂工人的用餐频率开始趋于稳定,而随着口碑的扩散,来自苏稽镇府工作人员、老师这类相对高收入人群,用餐人数有所提升。
这是很容易区分的,工作日的纺织厂工人穿统一的靛蓝色工装,没穿工装的,也能从衣着打扮推断出大概职业。
这年代的衣服款式太少了,哪一个职业工作日大概穿什么衣服都是类似的,真不能怪周砚刻板印象。
黄琛这周来了两回,一回待客,一回是早上自己来吃面。
周卫国来吃过两回面。
一位副镇长,一位武装部部长,给周砚这饭店在小镇公职人员中提升了一些知名度。
口碑这种东西,就是一点点慢慢做起来的。
周砚拿出信纸,略一思索,便握着钢笔在纸上刷刷写了起来。
邱绮与汪遇的这段经历,让他颇为触动,写起来文思如泉涌,洋洋洒洒四页纸。
墨水晾干,扫了一眼,便直接装进信封,熟络的写上地址和名字。
写完有种心情舒畅的感觉,原来和别人分享美好的事情,也是会感到快乐的。
从柜子里取出一块木板,周砚写上卤牛肉——1.4元一份·(四两)。
多的不说,明天先卤十五斤卤牛肉。
周砚已经和他大伯、二伯、三伯预约了牛腱子。
一块钱一斤的牛腱子,一斤能出六两左右的卤牛肉,卖三块五一斤,综合缩水率和边角料损耗等问题,毛利能到五成左右。
三块五一斤的卤牛肉,周砚还是颇有信心的。
其中有五斤是给黄鹤准备的,没提前跟他说,但周砚不信他会不要。
躺回到床上,周砚调出面板扫了一眼:
【玩家:周砚】
【职业:厨师】
【财富值:3162.36】
【职业技能】:
刀工(高级):5600/100000
火候(中级):8488/10000
调味(中级):8688/10000
口才(高级):88999/10000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任务:
【支线任务:师父的执念!未完成】
【支线任务:赵淑兰的烦恼!未完成】
刀工、火候、调味稳定提升中。
刀工没什么好说的,现阶段的刀工水平足以应对他这个饭店所需的任何菜品。
火候和调味大幅度提升,正朝着高级迈进。
他这些天做了一些试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做系统只给菜谱的菜品,调味、火候的涨幅相对较小。
而他自己尝试烹饪的菜品,比如红烧鱼、面鱼这类菜,以及他师父教授的油渣炒莲白,火候、调味水平的提升就会比较显著。
周砚推断,这可能和他的主观能动性有一定关联。
系统给的经验会一次性提升刀工、调味、火候,但已经达成完美级别的菜品,多次烹饪带来的经验提升自然就不会高。
相反,一道他之前只是吃过、看过别人烹饪的菜品,那就需要更为谨慎地控制火候,以及调料的搭配、用量,这是尝试和学习的过程。
“有点意思啊,倒是可以在工作餐中进行更多菜品的尝试和练习,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周砚若有所思,倒是有了一些新想法。
在实践中进步。
经营饭店,其实菜品并非越多越好。
菜品之间的适配度,利润率,以及是否能上的了台面,会不会导致后厨错乱,都是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甚至于,如果系统给出的菜谱与当前菜单不适配。
哪怕这道菜再完美,周砚也不一定会将其上菜单。
相反,如果他自己能琢磨出一些适配率较高,或者跟着师傅学会一些不错的新菜,能够丰富菜单的同时,提升营业额。
能够达到【相当不错】的评价,就可以考虑上菜单。
比如,油渣炒莲白。
两个未完成任务中,他师父已经好几天没来上大师课了,回头见了他,还是得好好敦促一下。
肖磊同志,懈怠了啊!
至于赵淑兰的烦恼,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黄莺要想减重六十斤,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不过每天骑行七八十公里,让她和黄兵的气色都变好了许多。
成功从一个虚弱的胖子,变成了一个活力满满的胖子。
这运动量,其实周砚都是佩服的。
对于日均消费六块六的尊贵vip,他又能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呢。
关灯,闭眼,秒睡。
……
“咔嚓!”
“咔嚓…”
川美宿舍。
朱玉玉和邓虹一左一右站在夏瑶身后,一手拿着米,一手拿着生,嚼的那叫一个酥脆。
“这生好好吃,虽然比米要硬点,但嚼起来好香!”朱玉玉说道。
“我还是更喜欢米一点,有股淡淡的香油味,和其他地方的相比,还挺特别的。”邓虹跟着道。
两人说着话,眼睛都往夏瑶手里拿着的画瞧着。
画上是一个厨房,大大的灶台前站着一个穿着厨师服的男人,手里拿着锅铲,是一个背影。
本该黑色调为主的厨房,颜色却用的颇为鲜艳多变,彩色的调味罐、鲜红的辣椒、泛着红光的灶膛……
夏瑶看着画,嘴角挂着笑意。
“这是周砚妹妹画的周砚吗?颜色用的好有感觉啊。”邓虹赞叹道。
“是啊,好大胆的撞色,但又有种莫名的和谐,对于色彩挺有天赋的。”朱玉玉也是往前凑了凑,点头道。
“构图也挺有意思的,三岁孩子看到的视角和我们是不同的,画功未经雕琢,全是灵性。”夏瑶笑着把画拿高了几分,让两人都能看清,带着几分感慨道:“是天真浪漫的颜色啊。”
“是不是周砚让他妹给他画的?”邓虹笑吟吟道。
朱玉玉跟着笑:“我觉得有可能哦,厨房工作照,哈哈哈……”
“不是,他说是沫沫自己画的。”夏瑶笑着道:“她可是超黏她哥哥的。”
“我怎么觉得多少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朱玉玉同志,吃人嘴短,咱们应该力挺周砚同志才对!我相信他。”
“说得对!俺也一样!”
夏瑶白了两人一眼,没好气道:“行了,你们赶紧刷牙去,大半夜吃米,小心蛀牙!”
“好好好,不打扰你给周砚回信,记得替我们谢谢他投喂的零食。”两人嬉笑着离去。
夏瑶笑着摇了摇头,这次沫沫的画是画在画纸上的,周砚确实是一个好哥哥。
拿出画册,把画夹了进去,上边压了两本厚厚的教材,把它压平整来。
从信封里取出周砚写的信又看了一遍,脸上始终带着笑意。
“对了瑶瑶,下个月的生产实习,你报名了吗?我和玉玉准备去山城印刷厂,你也跟我们一起去呗,咱们说不定还能住一个宿舍呢。”邓虹抱着搪瓷盆回来,看着夏瑶问道。
朱玉玉把毛巾挂在门后的绳子上,也开口道:“对啊,跟咱们专业也对口,我听说报名的人可多了,还不知道能不能选上呢。”
夏瑶看着两人道:“这次公布的实习单位还挺多的,也不是非选印刷厂不可,印刷厂本身不负责广告设计和图书策划,在整个链条的下游。
相反,我觉得那些想要做品牌和打广告的酒厂、机械厂,生产实习中可能会有更多上手实践的机会,我还在考虑选哪一家。”
两人闻言面露思索之色:“好像有点道理啊……”
……
天刚蒙蒙亮,小周同志就带着老周同志去买菜了。
肉价果然降了!
肉票取消,各肉摊的肉价降幅喜人,基本都降了一半。
周砚他们出来的够早,可路上已经碰到好几个买了肉回家的路人。
平日一大早去供销社排队都买不到的精五,今天拿着一样的钱去刀儿匠的肉摊就买到了。
这对消费者来说,可是究极大利好啊!
路过肉摊,更是围满了买肉的客人,这个要猪脚杆,那个要五肉,刀儿匠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卖了十几年猪肉,第一回感觉卖肉那么简单。
“这回卖肉是真能挣到钱了,本来只能卖半匹猪肉的,今天少说也能卖一匹出去。”老周同志有些感慨道,“刀儿匠也算是翻身做主人了。”
“牛肉价格降一半,今天估计也要卖爆。”周砚也是笑着道,“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供销社的肉只是难排,不是买不到。现在在刀儿匠这里可以选到更安逸的肉,短期冲动消费会增加销量,但一般家庭每个月买肉是固定支出,用了就没了。”
老周同志若有所思的点头,想了想又道:“但刀儿匠的生意肯定还是比以前要好做些,能从供销社那里抢到客人了。”
“有道理。”周砚表示认可。
从周村买了牛肉,又去桥头章老三和徐老二那把猪肉拿了。
“老汉,你看着车子,我去买两把小青菜。”周砚把车撑起,和老周同志打了声招呼,往石板桥头那一排卖菜的小贩走去。
面里放的小青菜每天都要买新鲜的,莲白也得补两个,还要再买点新鲜的蒜苗用来炒回锅肉。
食材采购就是这样一件琐碎且麻烦的事情,如今好在有老周同志帮忙搭把手,不然他还得跑两趟,更费时间。
菜贩其实都是苏稽镇的农民,一早去把挂着露珠的菜从地里摘回来,背着背篼到镇上来卖,换了钱,再去供销社买点生活用品。
以蔬菜目前低廉的价格,也就只能挣点幸苦费。
不过随着包产到户的政策推行,农民的日子比以前还是好过了许多,嘉州水资源充沛,种地相对还是要容易许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