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穷鬼到底有没有必要活啊?(2/2)
听张敏说了,吴彤已经是大汉朝里难得的善良仁慈的官员,如今,连这等号称善良仁慈的官员都是如此模样。
云策觉得这个世道要是再这样继续下去,是很没有必要的。
吴彤本来还想跟云策继续讨论政治,想要探索一下云策的见解,没想到,云策在激烈的发问之后,就不再说话。
只留下张敏陪吴彤一起用午饭,他自己则去了后宅,跟娥姬算计一下,家里到底还有多少钱,能够从长安买到多少物资去长城以北。
去了那边,云策就没打算在短时间内回来,如果一定要回来的话,应该给长安带来不同的改变,才能回来,否则,没有意义的回来,毫无价值。
吴彤吃了一口红烧肉,就诧异的对张敏道:“某家吃肉多年,也就此时才察觉吃肉之妙趣。”
张敏又给吴彤布菜道:“不仅仅是这方猪肉,兄长还应该品尝一碗羊肉。”
吴彤从善如流,又吃了一碗羊肉,放下筷子道:“缪身体而娱口舌。”
张敏又端来一摞子草饼放在吴彤面前道:“长安人以食草粮为耻辱,不知少傅如何看待草粮。”
吴彤吃一口刚刚烤出来的草饼,叹口气道:“世人不知草粮吃法,因此以为鄙陋之物。”
张敏道:“云策常说,大汉之土,与洞天福地想必也不差啥了,是世人不懂经营,才落到这等下场。”
吴彤继续嚼着香酥的草饼,将张敏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听进去了,由此,他推断出,祖地应该不如大汉富饶。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吴彤的心情就非常的愉悦了。
皇帝是个蠢的,现如今太子也是一个蠢的,或者说,刘姓皇族就大神官一个聪明人,剩下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值得付出真心去对待。
皇家威权正在他们父子的折腾下日益变弱,他们却不自知,或许等到屠刀再次落到他们头上,才会反省。
杀皇帝,在大汉并非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霍王六百年中就杀了三个皇帝,如今,有六百年的时间里,皇帝都是寿终正寝,这非常的不合适,也非常的不符合大汉国情。
云策只知道关心奴隶,他不知道大汉自有大汉的国情在,一个下民之所以会变成奴隶,这未尝不是一种好事,下民能变成奴隶,中民自然就能变成下民,上民也将会变成中民,如从,三民依旧是三民,只是实力增强了,大汉也变得更加强大了。
汰弱留强,才是大汉之所以兴盛一千两百年的原因,云策没有弄懂大汉的国情,所以,才会去同情那些被淘汰的弱者。
在吴彤看来,奴隶就是工具,使用到寿命年限,就该去死。
云策漫步到了奴隶营,瞅着营地里欢呼跑动的孩子,以及脸上开始有笑容的奴隶,他觉得这群人真的很好,一个个很努力的想要变强,一个个也很努力地想要活着,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本就足够了。
只可惜,在这里勤劳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好工具,善良只能证明你好欺负,想要拿到自己想要的好东西,以及幸福,你就必须有钱,有权或者有力。
直到现在,云策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自己之所以喜欢娥姬,且喜欢到骨头里,就一个原因。
她是自己在大汉这片土地上,遇到的,唯一的一个真正善良的人。
其余的人,包括张敏,冯安,粱昆,他们的善良都是有目的,有限度的善良,只有傻乎乎的娥姬,正在挥霍自己金子般的善良。
“妈的,怪不得老子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云策嘟囔一声,抓过一个看起来虎头虎脑且很干净的小孩子,狠狠的蹂躏了他的圆脑袋一番,见那个孩子快要哭了,才放他离开。
冯安带着老大的一支车队从外边回来了,这是云氏庄园专门购买的粮食,绝大多数都是草粮,剩下的都是那种乒乓球大小的豆子,只是出云州的这种豆子发黄,长安的豆子洁白如玉。
“妈的,连豆子都有鄙视链。”
冯安笑道:“长安的草粮,即便是下民都不肯吃,所以买的便宜,至于郎君喜欢的豆子,也只有这种白玉豆在长安还有一些市场。”
云策抓两颗豆子在手里揉捏着,抬头看看又要阴沉下来的天空,疑惑的对冯安道:“你听说过,旱灾跟水灾吗?”
冯安摇头道:“大汉本土有社火庇佑,没有这些灾难,至于长安,有祖火坐镇,风调雨顺是起码的要求。”
云策面容凄苦的看向天空,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不公平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