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刘备给太多了,即便颜良文丑也要服(1/2)
第179章 刘备给太多了,即便颜良文丑也要服(4更)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良策虽有,但要委屈将军了。
刘备朗声笑道:“军师言重了,但说无妨!”
诸葛亮遂道:“将军可效仿孙膑败庞涓旧事:明面上依大将军军令,调颜、文二将赴东武阳;暗中则与关将军率精骑随行。如此既保全大将军布局,又可避免颜、文二将受大将军责罚。只是破曹后,功劳需要尽归颜、文二将,将军不可居功。”
刘备大笑:“若能让二将将军免受大将军责罚,些许功劳何足挂齿?便依军师之计!”
颜良、文丑闻言皆惊。
先前破屠各、乌桓时,刘备便已屡让功劳,令二人深为感佩。
如今竟要将破曹全功拱手相让,这让二人心中既感激又惶恐。
颜良急忙摆手道:“我二人岂敢贪占左将军之功?破曹后定当向大将军禀明实情!”
诸葛亮摇头道:“万万不可!亮之所以这般安排,正是为了避免小人借机构陷左将军。大将军虽器重二位,却也绝对不能容许二位与左将军私结朋党。为人下者当知规避忌讳,倘若落人口实,纵有赤诚忠心恐亦难向大将军明示,反而会令小人得志。”
颜良一愣,这些弯弯绕绕,颜良没去深想过,此时听诸葛亮一说,顿感背脊发凉。
袁绍麾下内讧严重,沮授被调往幽州,审配被撵回邺城,许攸被逼走反叛,田丰被下狱险些被杀,诸如此类,颜良深有感触。
万一真如诸葛亮口中猜测,被小人借机构陷成与刘备私结朋党,那颜良纵有万言也说不清了。
文丑反应更快,接口道:“军师有理!若因我二人好意却也累左将军遭大将军猜忌,岂非弄巧成拙?”
“可这功劳……”颜良踌躇道。
虽然颜良极其渴望建功立业,名扬天下,但连番受刘备恩义再夺其功,颜良自觉于心不安。
刘备笑道:“颜将军莫要推辞!来日方长,今日我让功于二位,来日二位再让功于我便好。《礼》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又何必计较一时得失?”
诸葛亮见气氛烘托到位,趁势劝道:“左将军如今名扬河北,已无需再与众将争功。亮听闻,自白马津和延津两战后,多有宵小之辈嘲讽二位将军。此番前往东武阳,正好借破曹之功,以正二位将军的威名。”
闻听此言,颜良、文丑皆是脸色一变。
白马津和延津两战皆败后,虽然袁绍没杀颜良、文丑且还将其调回邺城,但颜良、文丑这两个“上将军”却也成了笑柄。
谁也不愿意背负“名不副实”之名而受人耻笑!
念及此。
颜良、文丑对视一眼,再无犹疑,当即向刘备抱拳行礼:“愿听左将军调遣!”
待二将自行前往驿馆去寻蒋奇后,刘备又问诸葛亮:“军师此番可要同往?”
诸葛亮轻轻摇头:“有关将军随行,亮便不同去了。陶升之才,尚不足以安抚黑山之民、震慑胡人俘虏,此处还需亮坐镇。”
刘备喟然叹息:“每至一地都要军师操劳,我心甚痛。近几月虽有士人投效,但能治州理郡的大才,我却未能遇到一人。我带军师离开涿县,本是盼着军师能略减操劳,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