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重新集结於易北河(2/2)
林恩转向地图:“拿破崙不会轻易放弃追击。他知道如果给我们时间重整,普鲁士將再次成为威胁。但易北河是个天然屏障,强行渡河会付出巨大代价。”
他用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我预测他会分兵,一部分继续施压河岸,另一部分可能会尝试从南部绕行,寻找其他渡河点。”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吕歇尔问道。
“弹性防御。”林恩简洁明了地回答,“我们现在有约十二万兵力,分布在马格德堡-维滕贝格-德勒斯登一线。法军约十三万,但他们需要分散兵力寻找渡河点。”
“只要我们保持机动性,隨时准备集中兵力应对突破,就能坚持到俄国援军到来。”
“俄国人?”亲王皱眉,“他们承诺过会派兵支援吗?”
“国王陛下的使者刚带来消息,俄皇支持我们与法国人的作战。”
“基於我们与俄国达成的同盟协定,在开战时俄国人的军队就已经出动了。”
“如果我们能在易北河坚持十天,俄国的远征军就能抵达。”
林恩在开战之初,就已经知道了俄军会支援,现在只有一个目標,那就是拖住。
帐篷內的气氛还是有些凝重,撤退到易北河並没有结束,而是这场战役真正的开始。
他们即將面对更加残酷的拉锯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普鲁士军队按照林恩的建议,沿易北河北岸构建了一系列防御工事。
工兵们日夜不停地工作,挖掘战壕,设置炮位,为阻击法国人做足了准备。
所有桥樑和渡口都被摧毁,只留下马格德堡的主桥作为最后的退路,但也已安装了炸药,隨时可以引爆。
11月18日傍晚,法军的先头部队终於抵达了易北河南岸。
拿破崙本人也来到前线,带著他的元帅们站在河岸,望著对岸的普鲁士阵地。
“他们比我预想的组织得更好。”拿破崙通过望远镜观察著对岸的防御工事,语气中带著一丝惊讶。
“陛下,所有渡口和桥樑都已被毁。”拉纳元帅报告道,“要渡河,我们需要搭建浮桥,但在敌军火力覆盖下,这將非常危险。”
“普鲁士人似乎找到了新的指挥官。”贝尔蒂埃元帅说道,“他们的撤退太有序了,完全不像是溃败。”
“不管是谁在指挥,他们的战略目標就是拖延时间。”
拿破崙的骑兵部队没能全数包围撤退的普军时,他就已经猜到了普鲁士人想干什么。
他们要撤退到易北河一线,等待援军——俄国人。
“那我们该怎么办,陛下?”苏尔特元帅问道。
拿破崙的目光扫过易北河,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寻找薄弱点。普鲁士人不可能守的住整条河线。”
“派侦察兵沿河上下游搜索,找出最合適的渡河点。”
“同时,准备攻城器材,准备围困马格德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