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杀能臣的下场(2/2)
檀道济与其子十一人,及薛彤、高进之等亲信將领都在建康被处死。
这消息传到北魏,魏军將领弹冠相庆:“檀道济一死,南方就再没有可畏惧的人了!”
沈约的《宋书》里面记载刘义康没有矫詔,而是对生病的宋文帝说:“檀道济不除的话,將成为第二个谢晦!”
宋文帝听信了他的话,便下詔书处死檀道济。
李大-师、李延寿父子作的《南史》却记载是刘义康自己矫詔,宋文帝並没有要杀檀道济。
我觉得是刘义康矫詔杀了檀道济,因为宋文帝要杀檀道济的话,何必重用他?再说,杀了檀道济,谁来保卫宋国?以宋文帝的英明神勇,不会不想到杀了檀道济的后果。从他后来贬了刘义康,就可以看出来,他对刘义康的做法並不满意。
再后来,宋文帝发起北伐,却被北魏击败。宋文帝登石头城北望,面露忧色,长吁道:“如果檀道济还在,怎么会到这个地步!”
如果檀道济是给他杀死了,他何必感嘆这话呢?
刘义康杀了檀道济之后,自以为是皇帝至亲,当下率性而行,行事都不避嫌,没有君臣之礼。
刘义康的亲信刘湛等人,更是力图想將刘义康推上帝位。
他们建议刘义康在文帝病重时,以长君继位,甚至去仪曹处拿去东晋时晋康帝兄终弟及的资料,更去诬陷一些忠於国家,不和刘湛一伙的大臣。
可惜的是,上天不帮他们,因为宋文帝病癒了!
最⊥新⊥小⊥说⊥在⊥⊥⊥首⊥发!
宋文帝是什么人?英明神武之人,他能看不出来刘义康,以及刘湛这些人的肠子吗?当下诛杀了刘湛等人,並把刘义康外调江州。
宋文帝在赶走刘义康之后,將司徒、录尚书事及扬州刺史授予江夏王刘义恭及尚书僕射殷景仁。
刘义恭鑑於刘义康被贬,吸取教训,虽然担当宰相,但行事小心谨慎,只奉行文书。
这样一来,实际大权重新返回至宋文帝手中。
主相之爭,以权力归回宋文帝刘义隆手中结束。
檀道济,实际上成了皇室权力斗爭的牺牲品。
不过,刘义康自己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公元451年,宋文帝实在忍受不了刘义康屡次想图谋反叛的行为,命人杀死了自己的这个弟弟。
这一年,刘义康只有四十三岁。
刘义康这种人,真是死有余辜,因为他残害了檀道济,还杀了他所有儿子!在他眼中的,只有自己利益,完全没有国家的大局观。
这样的人当政,对於国家来说,真是一种祸害。当政者,应当要时时以国家利益为重,至於个人利益,在国家利益面前,统统靠后!
宋文帝杀了刘义康之后,开始著手攻打北魏了!
拓跋燾、刘义隆,俩个充满智慧的皇帝,將要比拼智慧,生死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