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 高駢的结局(1/2)
高駢拥兵自重,没有去收復长安,最后的结局也没见好到哪里去。
他与镇海节度使周宝都是从神策军中出来的人,高駢还以周宝为兄。
不过,后来高駢在蜀有权后,对周宝也轻视了起来。
他们封壤相邻,高駢假装要去长安救驾,便檄周宝入援京师。
周宝准备了舟师等待高駢,哪里知道,等了许久,也没见高駢的人马来。
他问诸幕客,有人说:“高公幸朝廷多故,有併吞江东之志,声云入援,其实未必非图我也!宜为备!”意思是说高駢趁著朝廷变故,想要吞併周宝的地盘,不是真想去长安救驾!
周宝听了,还不相信,派人去观察高駢,见他果然没有北上之意。
这时,恰好高駢派人约周宝在瓜洲会面,商议军事。
周宝哪里会去?当下辞疾不往。
高駢大怒,派遣使者责备周宝说:“何敢轻侮大臣!“
周宝回应说:“彼此夹江为节度使,汝为大臣,我岂坊门卒邪!“
二人由此为深仇。
这一事可以看出高駢的自大和不懂团结他人。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
宰相王鐸认为高駢为诸道都统,然而丝毫没有討贼之心,当下发愤请行,恳款流涕,至於再三。
唐僖宗见他这么愤慨,当下答应,任命他兼中书令,充诸道行营都都统,权知义成节度使。
而高駢只领盐铁转运使,罢了他都统及诸使的职务。
王鐸亲自带领兵马,以太子少师崔安潜为副都统。
他又以周岌、王重荣为都统左右司马,诸葛爽及宣武节度使康实为左右先锋使,时溥为催遣纲运租赋防遏使,以右神策观军容使西门思恭为诸道行营都都监;又以王处存、李孝昌、拓跋思恭为京城东北西面都统,以杨復光为南面行营都监使,中书舍人郑昌图为义成节度行军司马,给事中郑畯为判官,直弘文馆王摶为推官,司勛员外郎裴贄为掌书记。
高駢对於王鐸接替自己位置,心中非常不服,写诗《闻河中王鐸加都统》讽刺他:
链汞烧铅四十年,
至今犹在药炉前。
不知子晋缘何事,
只学吹簫便得仙。
高駢拥兵自重,独霸一方之后,没有好好发展,而是好起神仙之术来。
有方士吕用之,投奔高駢。
高駢厚待他,补以军职。
吕用之得到高駢的重用后,怕高駢的旧將妒忌,当下离间这些旧將。
他在高駢面前说旧將梁纘、陈珙、冯綬、董瑾、俞公楚、姚归礼的坏话,让高駢远离。
高駢夺了梁纘兵权,族杀了陈珙家,至於綬、瑾、公楚、归礼,全部疏远。
吕用之又引同党张守一、诸葛殷来蛊惑高駢。
这个张守一,本是沧、景村民,本来穷困之极。吕用之对他说:“但与吾同心,勿忧不富贵!“於是,推荐给高駢。
高駢宠待之极。
至於诸葛殷,是从鄱阳来的,吕用之对高駢说:“玉皇大帝觉得您公职事务繁重,派左右尊神一人来帮助您,您要善遇他。想要他久留身边,就要给他人间重职!“
这完全是鬼话,没想到高駢信以为真。
第二日,诸葛殷謁见,诡辩风生。
高駢以为神,补盐铁剧职。
诸葛殷犯风疽病,把手抓得脓血流满。
高駢与他同席促膝,传杯器而食,丝毫不怕传染。
高駢的左右忙劝说他。
高駢却说:“神仙以此试人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