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新身份(1/2)
解决完文具厂的事,温寧把新建厂的事提上了日程。
她和吴孟达分工,她负责负责筹集资金,购买设备,吴孟达则负责建厂涉及的其他各项事务。
吴孟达对厂子业务的规划还不太清晰,“小温,我们以后也是生產当前市场上那些文具种类吗?你之前设计的那些文具,其他文具厂也开始效仿,我们新厂面临的竞爭压力很大。”
温寧对新厂的业务早就规划好了,“吴叔,我想生產一种新型的笔,这是咱们厂的王牌產品,我敢保证別的厂肯定没有,至少未来20年內,都不可能生產出来。”
“什么笔?”吴孟达面露惊疑。
他只知道原子笔、钢笔和铅笔,还有水彩笔,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笔是別的厂未来20年都生產不出来的。
温寧淡淡一笑,替他解惑:“中性笔。一种介於原子笔和钢笔之间的笔。这种笔书写流畅,墨水干得快,风吹日晒都不会褪色,並且价格比钢笔便宜得多,只要能生產出来,销量完全不用愁,甚至可以出口到国外。”
在后世,世界第一支中性笔出现在1984年,由日本樱文具生產。
中性笔研发最难的地方在於墨水和笔尖的滚珠。
这两样东西,都只能依靠进口。
而国际上对华国进行技术封锁,华国的文具厂买不到调配墨水的原材料,也买不到压制笔尖的机器设备,所以只能进口日本產的中性笔。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6年,国际封锁逐渐解封,国內文具厂才生產出了国產中性笔。
但现在,邻国还没开始研发这种笔。
国际虽然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但还没有精准限制到墨水原材料的採购和压制笔尖的机器设备。
所以温寧打算利用这个时间差,抢在日本推出中性笔之前,把国產中性笔製造出来,抢占国內和国际市场。
后世温寧亲戚家的文具厂就有专门的中性笔生產线,她对墨水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和配比都十分清楚,至於压制笔尖的设备,是由德国一个机械厂製造的。
她现在只用把设备和原材料购齐,就可以开始研发中性笔。
但吴孟达对这些完全不清楚,甚至连中性笔长什么样都想像不出来,“小温,你这些稀奇想法都是从哪里知道的?”
这个问题,温寧早就想好了答案:“吴叔,我前段时间去香江,碰到一个国外文具製造商,从他那里学了不少东西。”
“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出发了。”陆进扬知道温寧有秘密,见吴孟达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奇表情,適时出声转移话题。
温寧道:“吴叔,反正你只管筹建厂子的事,產品设计交给我就行。”
吴孟达已经见识过她的能力,放心道:“好,那我就把我这块工作搞好,其他的就麻烦你多操心了。”
“好的吴叔,那我们就先回京市了。”温寧跟吴孟达告別,和陆进扬一起回京市。
回到京市。
“寧寧,这两天你去哪儿了?你妈来找你两趟,都没找到你人。”家属院门口,梁一梅拉著温寧,一脸担忧。
温寧本来以为去卫市只要一天,没想到一晃就是三天过去,完全忘了跟亲妈说一声,顿时愧疚道:“哎呀梁姨,我去卫市处理点事,忘记跟我妈提前打招呼了。”
梁一梅:“那你赶紧去找她一趟吧,我看她挺担心的。”
“好。”温寧没来得及回家,打算直接去寧雪琴那边。
陆进扬要送她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