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宋版书的顛沛流离(1/2)

他带著左佑佑和简行舟两人简单参观了一下。

“这是……《和陶诗》。”左佑佑指著眼前书柜中毫不起眼的一本,说话都结巴。

“是其中一册。”柏辛树意外地看了左佑佑一眼,“你知道《和陶诗》?”

陶,指的是陶渊明。

和陶诗,指的是晋代以后诗人们对陶渊明诗歌的追和。陶渊明在国內外的影响力很大,因此,追和陶渊明诗歌的人,不仅仅局限在国內,更有大量朝鲜人、日本人。

“知道,太知道了。”左佑佑目不转睛。

左佑佑每个季度都对接拍卖行,深知《和陶诗》的价值。如今,这本书就摆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

这不是做梦吧?

见左佑佑隔著玻璃,死死盯著《和陶诗》,小狗眼瞪得溜圆,柏辛树忍不住笑了笑,打开书柜,从一沓一沓古书中抽出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放进左佑佑的手里。

“看看。”他温和地说。

左佑佑万万没想到柏总这么隨意就把古书递到她手上,瞬间手忙脚乱,恨自己没能焚香沐浴,抖著手几乎接不稳:“苏东坡!老大,您这本竟然是宋版苏诗!”

最有名的和陶诗人,便是苏东坡。

柏辛树所藏的《和陶诗》,是宋代嘉定六年所刻的苏东坡诗集,也是如今留下最早的苏诗刻本。

刻本,指的是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在宋代发展到顶峰,各方面都达到了精美的工艺水准。同一本书,会隨著歷代翻刻,而產生不同时代的不同版本,最后產生许多谬误。

而宋版书,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版本,因此,相比於后代的翻刻,宋版书更加真实准確。

宋版和陶诗在手,左佑佑一时间也不想说话了,她急切地跑到一边的桌上,轻轻翻开,露出里面被火烧过的残页。

百年前的火,如今也烧灼在左佑佑的心头。

和传闻中一样,这就是真正的宋版《和陶诗》!

去年,拍卖行有一套宋版书出手,便是左佑佑写的文案。她专门查过资料,宋版《和陶诗》曾经被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弟弟揆敘所收藏,后来被翁方纲所藏,又辗转到晚清收藏家袁思亮手中,最后袁家藏书楼失火,不知下落。

有人认为,这些珍贵的古书在战爭时期流落到德国、前苏联等国家;也有当代学者在《和陶诗研究史稿》中认为,宋版《和陶诗》全部烧毁於其时。

没想到,此刻,左佑佑居然在这里见到了传说中的宋版《和陶诗》。

左佑佑屏住呼吸,亲手抚摸过一千年以前製作出来的书籍,黄麻纸上,人类文化歷史的苦难在书页上留下发黑的烧灼痕跡。

中国人的文明握在她的手中。

她的手控制不住激动,微微颤抖。就在这时,口袋里手机震动起来。

左佑佑的眼睛黏在书页上,没有去理会手机。过了一会,手机安静下来。

她按捺住內心的激动:“我以为宋版《和陶诗》在晚清袁氏藏书楼失火中被烧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