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逃亡仁川港(1/2)

20年代末。

仁川港挤挤挨挨都是中国人,拖儿带女,拥挤不堪。

数十个小乞丐在人潮中窜来窜去。

一个几岁大的小乞丐蜷缩在墙根,脸上泪痕泥渍斑驳,满是泥污的脚冻得青紫。他手里攥著半块窝窝头,饿的急了,不住地往嘴里塞,一不留神,噎住了,很快就两眼翻白。

周遭的人漠然地看著。战爭年间,生命贱如草芥。

突然,一个少年三两步衝上去,猛敲小乞丐的后背,小乞丐“哇”的一声,喷出一小块窝头渣,然后茫然地看著救了自己的少年少女。

少年是柏大殷,少女正是柏秀鑾。

柏大殷蹲下:“你爹你娘呢?走散了吗?”

那孩子抬头看著他,用朝鲜语说了一句什么。

柏秀鑾和柏大殷对视一眼。这是朝鲜孩子。

柏大殷不会讲朝鲜语。他想了想,放了个银元在孩子手里:“拿著,去买点吃的。”

小乞丐低头看著自己手中的银幣。

柏大殷笑了笑,转身欲走。

没走几步,一块石头精准无误地砸在柏大殷的后背上。柏大殷震惊地回头,赶紧偏头,躲过了另一枚直飞自己面门的石头。

那孩子还在把石头往柏大殷身上砸,用生疏的汉语大骂:“清人,滚出朝鲜!”

柏大殷接住石头,猛地掷在小乞丐脚下。

小乞丐嚇得跳了起来,一溜烟跑远了。

几个大孩子立刻围住了他,从他手里抢走那枚银元,把他推倒在地上。

小乞丐没有哭。注意到柏大殷的眼神,回了一个冰冷的眼神。

“朝鲜人和日本人都恨我们。”柏秀鑾叮嘱,“你这次去採购牛皮,路上一定要当心。”

牛皮是战略物资,需求量很大。柏大殷此行送柏秀鑾去往上海,並从上海採购牛皮运回朝鲜。

柏大殷紧紧拉著柏秀鑾的手,护著她在人流里走著:“虽说內地不太平,但朝鲜更是危险。昨晚收到来信,怡泰號被暴动的民眾用火烧了,郑家人死了好几口。”

旁边有人轻声议论:“……日本人从汉城抓了五百个朝鲜人充军。中国人又死了三千多个。”

两人对视一眼,柏大殷低声说:“姐,你替我劝劝父亲,早做打算,赶紧回国。”

柏秀鑾还没来得及讲话,柏大殷又抱怨:“听说父亲要和郎灃见面?要讲和吗?山东帮害得我们还不够惨吗?”

柏秀鑾正色道:“大殷,是日本人利用了郎永,郎灃已经郎永赶回烟臺。现在打仗,华商不能起內訌。”

柏大殷笑嘻嘻地附在柏秀鑾耳边:“姐,你嘴上说得冠冕堂皇,见了郎灃你可別瞪他!”

柏秀鑾笑了,伸手去拧柏大殷的耳朵:“呸!”

两个人说说笑笑,好不容易挤上了船。

柏大殷替柏秀鑾提著皮箱,把她一路送到船顶的高级客房。距离开船时间还早,两个人站在顶层甲板向外眺望。

目之所及,约有四艘轮船已经出发。

突然,一丝刺耳啸叫划过海面上空。

轰!

一发炮弹落入海中,半人高的浪掀起来。

嗡——

耳鸣中,柏大殷短暂地失去了听力。

这一切宛如默片中的慢镜头。倒映在柏大殷的瞳孔中,那些轮船浮沉在凶狠的波涛中,仿佛玩具一样,刚刚从港口出发的几艘帆船如同脆弱的豆腐,无声无息地碎成几瓣,燃起大火,浓烟滚滚。

柏大殷喘息片刻,耳鸣消失,铺天盖地的惨叫声骤然涌进他的耳中。

一个年轻人浑身著火,当著两个人的面,惨叫著纵身跃入海中。

柏大殷和柏秀鑾惊骇地看著水里挣扎的年轻人。他伸出手,对著柏氏兄妹求救,距离越来越近,柏大殷甚至能看清年轻人苍白手背上的一颗红痣。

“快救人!”

“救人啊!”

柏秀鑾动作很快地喊人,柏大殷迅速上前一步。

还没等他有所动作,又一枚炮弹掉下来。

轰!

数米高的浪头重重拍下挣扎的年轻人,几个呼吸后,断肢夹杂在泡沫中翻腾出来,一只手臂静静地漂到柏大殷眼前,苍白的手背上,有一颗红痣。

下一秒,柏大殷发现自己坐在甲板上,声音嘶哑,满脸眼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