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精益求精(1/2)

沈麟当然不满足於此。【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他下令让兵工坊重铸了一批大炮炮管。

这次採用的跟新重甲一个標准。

八十炼精铁。

一门炮重达千斤,成本也高得嚇人。

“二叔,你这么想。”

“130炮只装备到军一级,暂时,每个军给二十四门好了。”

“这是战略压制火力,成本再高都划算嘛!”

“加上试验品,你造个百门就差不多了。”

沈忠元眼中满是狐疑。

我信你才有鬼呢!

七斤发射药就达到预期目標了。

你非要精益求精。

开弹还要生產两种。

100炮开弹分五斤弹和十斤弹。

娘的,五斤弹都打到八百步了。

最低標准,却以十斤弹的五百步有效射程计算。

这不是欺负人么?

大炮用八斤的发射药,开弹一样分十斤和二十斤两种。

当然,实心弹只有最大的。

难道,你想把十斤开弹打到五里之外去?

还別说,等新的炮管造出来,还真有可能。

“你呀……”

“要是八十炼精铁还不够,你还打算用百链精钢?”

“陆军虽说只要百门就基本满足需求了。”

“可陈梁的水军呢?”

“这种后坐力,五千担的舰船,前后甲板都能安装四门了吧?”

水军舰船太多了,100炮可以布置在左右舷。

一艘五千担战船有个十门就足够了。

破阵弩可以相应减少。

从五十架调整到三十架。

从而腾出不少舰船空间。

沈麟摇摇头。

“没必要那般浪费。”

“五千担的舰船,船首船尾各一门130炮就好了。”

“万担级大舰装四门。”

“一万五千担的旗舰,前后各三门。”

“当然,以后100炮的上舰比例。”

“按照,10、20、30门一艘来。”

“记住,我说的是一百五十艘左右的战舰。”

“不包括那些武装运输船。”

沈忠元以手扶额,哀嘆道。

“你饶了我吧!”

“大、小炮加起来,不得一千五百多门?”

“现在的精铁產量,可供应不上。”

沈麟微微一笑。

“能者多劳嘛!”

“您上次和老梁的提议,可以执行了。”

“加高,加固一下邙山村的铁山城墙。”

“派三千兵马日夜守护。”

“以后,精铁就地冶炼。”

“不过二十来里山路,工人们乘坐公共马车上下班都行。”

“你想修多少高炉,隨意。”

沈二叔转忧为喜。

报告打上去好几天,沈麟都没反应。

他还以为被毙了呢!

毕竟,炼铁业乃铁城的命脉,弄到大山里去。

確实节约成本,但也牵制了好几千守卫部队。

沈麟倒是没这个担心。

梁家铁山处於北邙山里。

除了跟铁城相连的盘山路。

其他地方,连羊肠小道都找不到。

没有一定武艺基础的猎人和探子,怎么可能摸到铁山去?

加强守卫,城墙完善。

就算辽人传说中的山地部队,拔子军来了。

也未必討得了好。

陈长林、沈四的尖刀部队岂是吃素的?

他们自然会派出小队参与警戒。

露水溪驻军,不到两刻钟就能赶往铁山增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