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瘸子打残废,谁也別笑谁(1/2)

远东面积广袤,资源丰富。

但开发的难度相当高。

即便是在2040年代,那里依然是地广人稀,作为大鹅的纯粹的资源地而存在。

更不要说1942年代了,离开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辐射范围,远东基本上可以称之为一片荒芜之地。

此时的毛子对远东的定位更加的奇葩。

它在毛子眼里是作为一条战线和一条缓衝带而存在的。

没错,就是一条战线,一条缓衝带。

毛子的诞生威胁到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可谓是举世皆敌。

气候恶劣的西伯利亚就成了毛子阻挡来自东方威胁的一条天然防线。

让他们可以集中力量在欧陆部分,阻挡其他国家的进攻和压力。

至於说寻找出海口和不冻港,拓展自身影响力,那是二战结束,毛子成为世界一极之后的事情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毛子立国初期並未对远东投入太多。

一直到远东地区发现了眾多的石油、铁矿、煤矿之后,为了增加国內的工业能力,减轻远东部分对西部的依赖,才在1932於远东建立了共青城等一系列的生產基地。

汉斯入侵之后,西部大量工业企业和人口向东迁移,远东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毛子在远东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与鬼子对峙最重要的战略中心与支撑点。

百万毛子大军有一多半是以这里为依託的。

诺门罕事件之后,毛子在远东大量增兵,从原来的五十余万,扩军到一百三十余万。

但因为战爭爆发,为了救急,远东约有五十万精锐部队被调往西线作战,新组建的两个重装集团则全部调回了欧陆作战。

剩下的部队规模虽然依旧庞大,但是实际的战斗力却很堪忧。

毛子属於那种越打越强的体质,缺乏实战歷练的远东军面对准备充足的关东军,以及打了好几年仗的其他鬼子部队,开战之初,在野战情况下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当然,这不是说毛子的远东军就不堪一击。

导致毛子远东军战斗力低下的原因有很多。

武器装备、后勤能力、备战状態、兵员质量、部队指挥、高层战略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不巧,这些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因素,远东军全都占了负面。

高层战略的失败来自於钢铁大叔对鬼子的战略误判。

他认为鬼子脑袋抽筋才会对自己大打出手。

显然,他没料到,在米国、国府、八爷、汉斯、日不落等势力的暗中拱火下,鬼子的脑袋早就不正常了。

鬼子就是一只被圈在围栏里的野猪,疯狂到了极点。

一旦给它一个突破口,它就会不顾一切的撞过去。

张浩的计划可以成功,也少不了其他势力的推波助澜。

第二次全球意见交流大会打到现在,早已经不是纯粹的战爭行为了,而是上升到了更加复杂的国际地缘博弈。

一只半死不活的棕熊才是好棕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