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9章 又槓上了(2/2)
这多少让拿破崙三世很是苦恼,一方面他觉得英国人有点过分,换做他是亚歷山大二世也不会接受这种条件,另一方面他又必须跟英国人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友好,毕竟法国还没有撇开英国单干的实力,要是跟英国人闹翻了,事情恐怕真的没办法收场了。
如此一来他只能想方设法地去做英国的工作,但是吧那句老话是怎么说的?人走背运的时候喝水都会塞牙缝,这句话放在拿破崙三世身上实在太合適了。
还没等他做通英国的工作,土耳其那边又出事了,原因就是民族和宗教问题。在这方面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亦或者奥地利都对土耳其有很大意见,比如1月份英法盟国代表就在伊斯坦堡回见了土耳其首相阿里帕夏和坦齐马特改革派代表福阿德帕夏,这两位是苏丹派往巴黎参加和平会议的代表。
在这场会面中,盟国代表要求苏丹必须做出姿態,显示正在给予奥斯曼帝国包括犹太人在內的非***人口完全的宗教和民事平等,还特別强调在这一点上盟国是认真的。
时任英国驻土耳其大使斯特拉特福德.坎寧参加完会谈后给外交部的匯报中很直接地承认了他们对土耳其改革的决心很不看好,认为土耳其人態度模糊而且对外国施压很是不满。
他说土耳其人觉得这种西方强加的改革將削弱奥斯曼帝国的主权,而且他们始终认为基督徒比他们更低一等,让他们跟基督徒平起平坐简直就是羞辱和褻瀆。
甚至坎寧直言不讳地说:“土耳其人相信不管苏丹通过什么样的法律都无法改变基督徒更卑贱的事实。”
因此坎寧直接警告说如果继续强迫土耳其改革很可能激化矛盾,让土耳其国內政局陷入动盪。
只不过坎寧的警告並未让帕默斯顿特別重视,於是乎英法继续通过外交渠道向土耳其施加压力,最终在巴黎和平会议之前苏丹被迫发布了《改革詔书》,许诺给非***臣民完全的宗教和法律平等,让非***享有拥有財產以及凭藉能力加入奥斯曼帝国军队和官员的权力。
对苏丹来说,他的如意算盘是通过承诺进行这些改革防止欧洲国家进一步干涉其內政。特別將《改革詔书》在巴黎和平会议之前颁布,也是向外界宣布巴黎和平会议不能涉及土耳其內政。
只不过这一招並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奥尔洛夫伯爵强烈地坚持和平会议必须討论土耳其改革问题,如果不能在和会上让土耳其白纸黑字將这些写清楚签字画押,那今后谁能保证那个所谓的《改革詔书》真的能实施?
所以他坚持这一点必须放在谈判桌上谈,否则一旦俄国做出让步,那谁能保证土耳其境內基督徒的利益?
可以想像,如此一来俄国和土耳其就又槓上了,让本来就波折不断的和谈变得更加艰难……
()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