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26章双章合一(1/2)

裴以清最终还是同意了这桩亲事,他虽然不是很满意,然而本朝以孝治天下,他做官的人若是有丝毫忤逆传出去了,做官都会被诟病,况且定北侯府名义上还是他舅家。

丽娘不知晓大人们之间的纠葛,她今年也十三岁了,正是大姑娘的年纪了,得知自己被许配给定北侯的儿子王磐,兴奋的一夜都未眠。

没想到这桩亲事最后终于尘埃落定,落在她的身上了。

连续三天她都是满面春风,舍娘也笑着打趣道:“我可要恭喜姐姐了,上回在延庆观许的愿可终于成真了。”

丽娘只是笑:“你也笑话我啊!”

她这么一说,又看向妹妹道:“你也少把心思放在那些做文章上面,平日里也多出去交际,你是个女子,就是做再多文章也无用啊,归根结底,还是婚事最重要。”

“知道了。”舍娘知晓丽娘说这话不是坏心,是她的认知只有这些。

嫁给皇帝做皇后都未必称得上志得意满,更何况做普通人的妻子,不都是这般回事么?在舍娘看来,天底下谁都靠不住,即便是丈夫儿子都可能背叛你。

但这些话,她也不能和丽娘这个年纪的人说,所以只答应下来。

丽娘走路都差点踮起脚尖,回到房里的时候,陈妈妈带着下人们又是一番道喜,裴老夫人那边也私下给了她些许银钱,算是她促成这桩亲事的功劳。

夏妈妈这边就偷偷跟舍娘做耳报神:“那姓陈的昨儿在厨房定了一桌子好菜,请的都是老太太房里的人,可见这姓陈的还挂念旧主呢。”

“她这是打量四姐姐将来更离不开她了,可不就如此么?你们也别管了。四姐姐的亲事定下来了,明年就要分家,将来我的事儿老太太可是做不了主的。”舍娘如是道。

夏妈妈讷讷应是。

这陈妈妈现在大张旗鼓的请老太太房里的人,也是因为丽娘的亲事定下,她有了用武之地了。可舍娘是知晓爹一直想分家的,若是裴老夫人好,他怎么可能总想着分家?

人往往得意容易忘形,舍娘想起那陈妈妈之前一直挑拨丽娘和她的关系,自然其中不可能提醒。

又说丽娘的亲事,全府上下当然都高兴,唯独五房觉得尴尬。曹氏正对宜娘道:“都是一样的姑娘,说起来,你年纪还比她大,好歹你也为自己上上心。你说这什么意思嘛,别人既有老太太帮忙说亲,还有老太太帮忙添妆,你呢?”

曹氏发泄了一通,宜娘听的直垂头,岁岁在旁听的都快着急死。自家姑娘怎么好和四姑娘比,四姑娘的爹是进士出身,任着京官,人家亲娘也是翰林的千金,嫁妆那般厚。自家姑娘从庵堂回来的,连字都不认识几个,更别提嫁妆了,平日那点月例都只够自己用的,五太太说这话也不亏心。

等曹氏走了,岁岁以为宜娘哭了,正准备安慰时,没想到自家姑娘对自己一笑,岁岁顿时哭笑不得。

“姑娘,奴婢还怕您哭了呢?”岁岁到。

宜娘站起来,指了指桌上的小割烧鹅笑道:“这是咱们以前在庵里求之不得的日子,被她说几句也算不得什么。水月庵的老师傅们不是也有欺负我的,这算不得什么,我到底还是吃穿不愁,衣食无忧。”

岁岁叹了口气:“您有吃的,就万事不放在心上,这才是好性子呢。”

被丫头抱怨,宜娘也不大生气,就像上次她见裴令容和莫昀偷偷摸摸的,还想为何坏人没坏报?那么快裴令容的报应就来了,新婚当晚被打脸,次日丈夫就纳了两个美妾恶心她。

可见因果循环报应,屡试不爽。

进了腊月,裴以清已经写了数封信给他的座师故旧,这信中当然没有写起复这么露骨的话,但是各种暗示也是有的。

在他看来能谋到京官的位置当然很好,若不成,外放也成,他丝毫不介意。

要不然连自己女儿的亲事他都不能做主,这实在是太憋屈了,将来不知道这老太太是不是还要做主霁哥儿,舍娘的亲事,不问过他们的意思,还要先斩后奏,让人厌烦。

裴老夫人才不在乎得不得罪人呢。她把丽娘的事情办成后,将来舜娘的事情就好解决了。当然,她的目标是想让长子能在京为官,如此也好回去为舜娘周旋亲事。

只是没想到她也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裴老太爷这么一倒,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即便有平日关系不错的,人家有那些好的官位早就给更重要的人了,你也不值得。

次年春天过了,裴家出孝,裴大爷被授卫辉府知府,他原本在济南任知府,现在也算是官复原职。

裴以清则被授泉州府通判,正六品的官。

这辈子因为庾氏还在,她们一家不必似前世一般留在老家了,自然,裴家也要开始分家了。按照大齐户令曾有言: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

原本按照规矩,裴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