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畅购商超(2/2)

“这点你不用担心,以北山青的销售情况,我没有必要这样做,打催长素那是在自毁北山青的未来。”

杜远光点了点头,“秦总,我代表畅购商超滨海市分公司,有意採购北山青,不知道你最大每日能提供多少的產量?”

“明天开始,我这每天採收三亩北山青,亩產3000斤,但这些產量还不能给你,你们需要等待下一批。”

“按你现在的计划,下一批什么时候能生產出来,达成合作的话,能给我们提供多少?”

“下一批要10天左右吧,每天10~15亩。”

杜远光心里快速计算了一下,这个產量距离此行目標差距甚远。

但自己来得还算及时,绿州科技目前还没有和其它的企业对接,来採购的都是一些小贩,这些人对畅购商超没有任何的威胁。

只要前期做好关係,產量可以慢慢增加,不怕別人抢走。

“按你提供的亩產量计算,我心中理想的供应量是每天60亩,也就是每天90吨,你把下批產量增加到每天供应20亩如何?”

“问题不大。”秦峰也算了下,明天北山青的供应量变成每天四亩地,一天的纯收入就能达到4.8万。

这些钱足以支撑他新开180亩地。

“那我们先按这个数量来谈,不知道我们能享受到批发价是多少?”

“目前批发价是5元每斤!”

“5元?”

杜远光怀疑自己听错了。

畅购商超的青菜不是论斤卖的,是论克,包装好后,每盒300或350克,刚好够三口之家使用一餐的量。

目前商城销售的有机蔬菜价位转换回斤,每斤达到12~16元,採购价约为7~11元。

也就是说秦峰的菜比有机蔬菜便宜多了。

“是的,5元每斤!”

“我们是大量的合作,可以给我们再优惠一些吗?”

出於职业习惯,杜远光还是想压一压价格。

秦峰摇头,“这是底价,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开到8元10元一斤,市场依旧会供不应求。”

“行,我也不砍价了,就按你说的价格来!”

放下手中的茶杯,继续说道“不过,我们公司的销售模式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我们採购產品通常要进行称重包装,你这里会多一道程序。”

“我给出的价格是菜本身的价格,不含其它,如果你们要增加称重包装,那价格需另外计算,我可以不挣你们这块的钱,只按成本计。”

“不能分摊一点吗?”本著能为公司节省一点是一点的目地,杜远光不死心的问道。

“杜总,我相信你也是调研过市场后才来的,这个价格已经很有诚意了,北山青裸菜定价每斤5元,不会再让价,包装和运输这块费用都得另算!”

北山青已经不是他刚送去县城卖菜时的样子了,秦峰一点都不担心它会没有市场。

如果对方不同意那也没有关係,现在需要的人很多,不愁卖不出去。

杜远光点了点头,“价格我同意了,包装这块费用另计。运输这块由我们安排冷链物流车进行运输。”

畅购商超有自己的冷链车,不够用时也会跟一些运输公司合作,运输的问题並不用担心。

“那就最好了,我这里只管生產包装,你们管运输销售,双方分工分確。”

“是的,这样能提升不少效率,中间也不容易发生差错。”

“那我们去地里看下,一会回来签再签合同?”杜远光询问道。

“我还有一个条件!”秦峰关掉了正在烧水的茶炉。

“你说!”

“畅购商超產地採购的资金,是一个月一结对吧?”

“是的!”

畅购商超採购款通常都是一月一结,支付及时,对比其它两个月,三个月一结的公司要好很多了,这也是很多农场、企业愿意和畅购商超合作的原因。

“我要求先付打款后发货。”

按畅购商超现在的模式,一个月下来,秦峰就得提供给对方900万的青菜,这笔钱在对方的帐户里,他们可以拿著去做资金周转提升运营效率,还能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

但作为供应商,秦峰就吃亏了。

需要不停的垫资种植一个月,才能拿到回款,按他现在的能力根本就没有办法。

就算有办法,秦峰也不会同意这种模式,北山青是卖家市场,不是买家市场,畅购不同意先款后货,那他转头就可以找另外一家公司合作。

杜远光皱紧了额头。

谈得好好的,没想最后在这里出了问题。

先款后货公司不是没有先例,但那些例子都是一些乾货,或者產量很少的商品。

没有急著拒绝,也没有同意,“我跟公司商量下,后续再给你答覆!”

“可以,那我安排人带你去菜地转转,我这里还有点事,先处理下。”

“好!”

秦峰把陈钢叫了过来,带他们到两块地里参观,院里余下了瀟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