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上了热门(1/2)
次日上午,一號种植区。
大地如同铺开千里的碧毯,满目苍翠延伸至远方山脚。
按照绿洲科技的採收方案,第一生產组共计七百名工人进入种植区展开作业。
人们手起刀落,谈笑声中混著此起彼伏的剪刀“咔嚓”採摘声,不停地忙碌,丰收的喜悦流淌在田间地头。
机耕道上,运输车逐渐被摘送过来的北山青填满。
满载的货车一辆接一辆碾过水泥路面,载著村民的希望驶向绿州科技。
恍惚间,神话故事照进现实。
秦峰仿佛真如秦四爷所说的那般,用一株青菜带著村民撬开了致富之门。
绿州科技。
周桂芳正在跟秦峰匯报生產流程。
“......每筐青菜都有专属编號,標註著生產组长、队长和地块信息。进厂后由两名质检员进行隨机抽查復检,合格后送入车间。车间质检员会参考包装工打的综合评分来判定蔬菜等级。匯总这三项数据后,由质检部门最终定级,並將数据同步到財务部结算。”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周桂芳对此抓得很严,防止员工里外勾结,虚抬菜品等级。
“再增设四名巡检员,在厂区內外机动巡查,开展隨机抽检。若对菜品等级存疑且核实成立,相关责任人必须有处罚机制。”秦峰望著厂门口鱼贯而入的运输车说道,“后续要持续优化质检流程,不完善的地方及时改进。”
与集体合作的企业,最大癥结往往在质量把控。解决这个问题,企业才能高速扩张。
“明白!马上落实。”
秦峰点了点头,转而问道,“县城的工业园了解过吗?”
周桂芳眨了眨眼睛,不明白秦峰为何突然提起县城工业园,“具体情况掌握得不多!”
秦峰走回办公桌,取出抽屉里的资料,“县里早年规划的工业用地规模很大,除了南侧区域建了些厂房,其余地块閒置多年。我打算整体盘下这片区域。”
展开平面图,他在意向地块上用手比画了个圈。
“这么大?”周桂芳震惊了,秦峰这一划,圈进大半个工业园。
“提前给公司的发展做好规划!”
周桂芳不確定的再次问道,“我们现阶段需要这么庞大的地?”
北山县工业园区总面积2600亩,秦峰至比划1500亩进来,一个种菜企业的能用这么多?
“用得著!以后公司每天进帐700万以上,这些钱放著没用,得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建厂房,提前规划,免得到时候跟前段时间一样,连个包装车间都没有。”
至於面积,秦峰不觉得大,隨著后期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灵气积累速度越来越快,公司旗下的產品会越来越丰富,到时候需要的生產车间、办公用地就不够用了。
周桂芳想了想,“如果真的需要,那也可以分块购买,没有必要一次性购买这么多。”
她担心秦峰被眼前的景象迷了眼,哪有企业扩张这么快的,现在才刚刚发展起来,把资金存下来做为企业的备用金或流动资金才对。
“南侧角上还有一批建好的通用厂房,前些天我去看了,一共12栋,每栋单层面积4000平方米,可租可售,先把这些厂房买下来。”
“几层的?”
“四层!”
周桂芳蹙眉,县城工业园厂房的掛牌价格2800一平方米,按这个层数计算共计19.2万平方米,没有5亿別想买下来,以目前的收入,得2个多月才能挣到。
……
滨海市,上午八点。
北山青终於取消限购,这消息在各个群里快速传播,抢购热潮正在势不可挡地席捲全城。
某高档小区內。
“总算抢到五盒!”李太太的手指不断地在手机屏幕上划动。
这段时间北山青比春运车票还难抢,今天有机会当然要多买几份。
她特意用修图软体调亮截图,配文“手快有,手慢无”发到朋友圈。
刷新页面时,发现隔壁楼的陈姐赫然晒出八份订单。再往下翻,竟有人晒出十二份的购物记录。
李太太抿嘴,秒刪刚发的动態。
退出微信,切回畅购app狂加二十盒,每盒6.9元,不到两百块,还没昨天麻將桌上输掉的零头多。
这种“不能输”的心態,在各大社交圈里蔓延开来。
导致重复下单的人越来越多,下单的数量越来越大。
除此以外,几乎所有的小炒店、餐厅、酒店都把畅购商超当成了北山青的採购平台,直接几十份、几百份地下单。
十点未到,北山青订单总量已突破四百吨。
也就是说,畅购商超计划今日运过来的数量,全被订完了。
大量异常的购买数据,让畅购商超这次的市场调查计划彻底泡汤。
但gg已经打出去了,现在关闭购买通道的话影响很大,指不定闹个热门事件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